翻新时间:2023-01-02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之一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第二至八自然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夏令营的较量》有关资料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鲁滨孙漂流记》吗?有谁能告诉老师这篇长篇小说的作者是谁?(板书:英、笛福)
2、本文是书的缩写,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居然生活了二十年。
3、你能想像一下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吗?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
4、刚才同学们通过想象,自己描绘了一幅荒岛风景图,真的是很荒凉,很艰苦。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鲁滨孙来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荒岛(引读)
5、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都是乱石野草。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那么,鲁滨孙又是怎样在这一个小岛上活下去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鲁滨孙在岛上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
2、思考并交流: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难?(交流时随机板书:住、吃、安全、孤独)
3、这些困难都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这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啊!这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让我们和鲁滨孙一起去历险吧!(播放连环画并解说)
(三)、围绕重点,读书讨论
1、鲁滨孙在岛上的经历艰难、惊险,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难中处处透着险,而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想尽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历尽艰难,勇敢地活着,对于这样的鲁滨孙你佩服吗?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读给你的同桌听,说一说:你佩服鲁滨孙的什么?为什么佩服?而同桌在听完后对其进行评价。
2、指名朗读,并谈感受
3、鲁滨孙孤身一人在岛上历尽千难万险,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困难,肯定还有其它困难,请你想像一下鲁滨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4、通过学习,同学们对鲁滨孙的了解更深了,想不想夸夸他?请用一到两个词语来夸一夸他。
5、鲁滨孙从遇险上岛到回到故土,想尽办法,积极改善生存环境,全是靠了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历。这对于处于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1992年的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中国的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他们年龄在11岁至16岁之间,在夏令营中他们进行了一场较量,是一场怎样的较量呢?请看《夏令营的较量》一文,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思考:中国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会生存?中国怎样才能不落伍?
6、总结:在当今的社会中,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识,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不轻言放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
学了这两篇文章,老师深有感触,千言万语就化作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四)、课外拓展
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或《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红日
- 回眸昨天,展望明天
- 梦游趣事
- 我的战车
- 铅笔盒
- 游博物馆
- 游紫竹院公园
- 游北戴河
- 去三亚游玩
- 星期天的烦恼
- 我爱小灰灰
- 我最喜欢的物品
- 游十渡
- 我好想再看你一眼
- 云台山一游
- 西双版纳美景之外的“美景”
- 涵森香品还您一个静谧的自我世界
- “机器换人”浪潮来袭
- 夜生活带动酒吧食品商机
- 民间手工艺架起“致富桥”
- 节庆能否“盘活”民间艺术?
- 石斛花开的地方
- 朴素极简 大美庄严
- 人民币收藏三招鲜
- 高占祥出席第九届“未来影像-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
- 一批险遭厄运的花枝木
- 创意让文化“活起来”
- 金丝楠叫板红木,究竟谁是赢家?
- 守住儿时记忆,守住民间工艺
- 正确认识和解读汽车三包国家标准
- 〈匆匆》教学设计
- 14挂两支笔的孩子
- 小学毕业复习课教案与设计说明
- 《我爱绿叶》
- 21. 争吵
- 《小抄写员》教学谈
- 匆 匆
- 《养花》之想做读写
- 《冬眠》
- 15、庐山云雾
- 《花潮》
- 教学设计
- 《请求》
- 悟情 悟理 悟文——《匆匆》教学设计
- 13、将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