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1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讨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疑点
结尾句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
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导入 新课,组织学生自读及讨论,在学生交流中点拨、评价、布置作业 。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课文。
2.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
3.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14 理想的风筝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浣溪沙
- 我最喜欢的颜色
- 天目湖之游
- 于书为友
- 他
- 不悔的
- 一位老人的最后冥想
- 放声哭泣,然后勇敢
- 才知道
- 平凡,也是一种幸福
- 我的课外交响曲
- 施恩颂
- 年轻的心永不服输
- 幸福是什么
- 明天
- 财政部就石化行业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
- 央企“四项改革”试点具体方案已原则性通过
- 巧用加速折旧:经验及借鉴
- “2014中国管理会计论坛”成功举办
- 财政部发布上市公司2013年内控实施报告
- 加速折旧:利好与“陷阱”
- 加速折旧政策的本质及其沿革
- 致力财务终不悔 助推双汇促发展
- 《税收征管法》修订将收官
- 周小川:人民币汇率改革将进一步改善
- 管理会计人才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 央行组合拳救市
- 集团企业全级次预算管理初探
- 论道管理会计 共谋发展大计
- 本次加速折旧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其逻辑
- 16 小公鸡和小鸭子
- 13 大熊猫
- 14 哪座房子最漂亮 一、教学要求
- 13雪地里的小画家 一、教学要求
- 4 祖国多么广大
- 《学会解释》口语交际
- 17* 咕咚
- 《爷爷的芦笛》第二课时
- 3 泉水 小溪
- 11 春风吹
- 《詹天佑》教学设计
- 8小猫种鱼
- 25.寓言二则
- 15.*我和企鹅
- 8小猴子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