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第十册《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第十册《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春天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留连”“自在”“应怜”“小扣”“烟花”“尽”“唯”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完成课后“练笔”作业 。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手段
利用电脑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以前读过春天的古诗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三首古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
指导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解题。
通过预习,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介绍作者。
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板书:杜甫。
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自由读,读准字音。生字和不熟的字多读几遍。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想每句的意思,画出不动的词语。
再读,逐句理解。
同桌读一句,讲一句。
指名逐句讲解,师生订正、补充。抓住以下重点词语。
江畔:江边。
蹊:小路。
花满蹊:繁花盛开,把小路都遮住了。
流连:舍不得离开。
时时:不停地。
自在:自由自在。
恰恰:黄莺地叫声。
指名连起来说说诗的意思
思考:《江畔独步寻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怎样的画面?
有感情地读,读出诗的情趣。
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指导读出春天景色的美和诗中蕴含的情趣。
学生自由读。
练习背诵
学习生字。
自由练读《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业 。
1.背诵《江畔独步寻花》,复习字词。
预习后两首诗。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解题。
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
2.介绍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自由读,读准字音。
指名读,其他同学想句子的意思,画出不动的词语。
再读,逐句理解。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共同讨论学习。重点抓以下字词。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指名逐句理解。
朗读训练。
思考:《游园不值》地作者未能进园赏花,但他并不扫兴,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自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重点抓以下词句。
故人、西辞、烟花、下、孤帆、尽、唯、天际
2.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订正、补充。
3.感情朗读。
4.思考:想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展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齐背《游园不值》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业 。
1.背诵两首诗,复习字词。
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三课时
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本课的三首古诗。
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进行练笔。
1.明确要求:写家乡的景物棗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写成片段。
2.选择内容:启发学生围绕爱家乡、赞家乡这个中心,拓展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小组内同学之间交流。
3.练写片段,相机指导: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当堂完成练笔,写完以后修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 回忆
- 假如我是愿望机器
- 那一天
- 红颜已逝,故事犹存
- 2009喜事多
- 举手之劳
- 面对困难
- 悟
- 读《少年周恩来》有感
- 未来的教室
- 糖心的故事
- 假如我是一名新工人
- 光着脚丫的孩子气
- 战胜挫折,勇往直前
- 走不出“监狱”的人
- 当神圣回归日常
- 有效资源整合助推队伍管理上快车道
- 蹭吃婚礼被责令赔偿份子钱
- 布拉特与国际足联:无法破解的超级谜团?
- 延伸检察职能服务民生赢赞誉
- 检察长为干警上“三严三实”专题党课
- “三问”活动排民忧解民难
- 纪委携手检察机关有效履行监督职责的实践体会
- 检察长说法 232名乡村基层干部受教
- 人也有免于被救济的权利
- 辽宁检察机关首次支持公益诉讼
- “五加强”助力司法规范
- 规范司法行为旨在心中有敬
- “四抓四促”规范司法专项整治
- 《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
-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
- 《爷爷的芦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 《练习6》教学设计
- 《习作4》教学设计
- 《了不起的女孩》教学设计
- 《军礼》教学设计
- 《练习2》教学设计
-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 《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练习4》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