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3
小音乐家扬科
小音乐家扬科
一、教材分析
《》一文感情真挚,动人心弦。特别是文题“”中的“家”字,份量很重、内涵丰富,牵动着全文,用得妙!剖析有三:
1.“家”是扬科酷爱音乐的美称。
课文中的扬科是个酷爱音乐的形象,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不仅对大自然的各种音响,都有乐感,而且悄悄地静听旅店内真正的音乐;不仅如饥似渴地听音乐,而且亲自动手做笛子、做小提琴,甚至不顾遭鞭打,摸一摸食具间里的真小提琴,这一层进似一层的描写,足见小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已达到如醉如痴的境地,概之为小“家”,是再恰当不过了,展现了他美好的心灵。
2.“家”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
一个小音乐迷,在那样的社会里,年仅8岁就做了牧童,在饥饿线上苦挣扎,竟因为爱音乐而被惨遭杀害。恶劣的社会环境扼杀了一个未来的天才。既然当时社会不能造就一个音乐家,文章却偏要冠以“音乐家”的尊称,这是悲愤的心声,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是一种有力的反抗。这可从结尾段中明显地看出。
3.“家”是对小扬科的爱称。
可分两个角度看。一个是村民们对小扬科爱好音乐非常熟悉,又很喜爱,所以课文中写道:“大伙儿管他叫‘’”,足见“家”又是一种爱称。另一个角度则是作者对扬科酷爱音乐十分感动,为他的惨死鸣不平,失去的就更感珍贵,就更加喜爱这不可多得的小扬科,称为“家”,寄托着作者的爱。
综观一个“家”字,包揽了全文的内容、思想、情感,涉及了扬科、作者、社会,乃是统领全文的“牛鼻子”。教学中可紧扣“家”字,三审文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教学要求
1.学习本文,使学生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在人吃人的剥削制度下,穷人家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不可能摆脱悲惨的命运。从而激发学生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引导学生掌握“牵牛鼻子课题问读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时间4课时
四、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略)
第二三课时分析课文
第四课时总结练习(略)
五、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思路:三审课题“家”字,牵住“牛鼻子”
教学步骤 :
(一)审“家”字——看扬科
1.齐读课题
(1)思全文主要写的是谁?(扬科)
(2)思扬科是个怎样的孩子?(爱音乐)
(3)思课题哪个词概括了扬科爱音乐?(小音乐家)
2.自由读全文。边读边画出表现扬科爱音乐的词句。
3.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课文顺序,分层次地归纳出小扬科酷爱音乐的表现。板书设计 1
4.看看课题,哪个字集中概括了扬科酷爱音乐,又非常懂音乐,是个天才的?(家)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现出扬科爱音乐)
(二)审“家”字——思社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边读边画。
(1)小扬科被毒打,惨死的起因是什么?
(2)小扬科挨毒打的经过?
(3)小扬科挨打的结果怎样?(归纳出板书)
2.横比:扬科挨打的起因(即他的要求)说明了什么?扬科挨打的经过(即管家怎样做)说明了什么?扬科挨打的结果又告诉我们什么?(见板书2)(重点分析词句之间的联系)
3.纵比:(1)扬科惨死的起因、经过、结果联系起来思考,说明什么?(见板书2)
(2)再从扬科惨死的直接原因找找社会上原因,说说扬科为什么会惨死?(见板书2)板书设计 2
4.再看课题,想想既然当时社会不能造就一个音乐天才,却扼杀天才,课题为什么要称扬科为“音乐家”?(这个“家”是悲愤的心声,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是有力的反抗。)
5.指名读结尾段,体会“白桦树……不住地号叫”蕴含的悲愤、控诉、反抗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联系当今儿童天才的充分发挥,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审“家”字——想作者
1.指名读课文的部分语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1)对扬科外貌的描写:“闪闪发光的……”(聪慧)
(2)关联词的运用:
(3)环境的衬托:
(4)象声词运用:“白桦树‘哗哗,地号叫”
(表达悲愤之情)
2.总结字里行间浸透着对扬科喜爱之情,怀念之情。
3.第三次看课题,课题哪个字抒发了作者喜爱、悲愤、怀念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总结全文的中心思想。
(四)回顾学习过程,悟出阅读方法。
1.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围绕课题的哪个字思考的?又是分几次思考的?
2.这个“家”字带动全文的学习,这叫什么方法?(课题阅读法——也称“牵牛鼻子法”)
3.分析这种阅读方法的操作步骤
4.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方法,主动学习其它课文。
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青蛙找新家
- 运动会
- 有趣的猴子
- 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
- 第一次潜泳
- 第一次看海
- 大海
- 小狐狸抓丝带
- 温暖的守候
- 游顺鑫绿色度假村
- 一件难忘的事
- 聪明的小狐狸
- 我的烦恼
- 动物小学的游园活动
- 晨间奏鸣曲
- 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
- 产权代理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模式分析
-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与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 民族农村牧区发展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必要性
- 构建哈牡绥东经济带为核心的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 中国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 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的运作模式
- 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数量对人口迁入的影响
- 不发达山区农业资源投入发展态势分析
-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行业出口影响及对策
- 绿色营销在我国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及对策
- 浅析“逆风”中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
- 政府采购中与招投标相关制度的创新研究
- 中德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比较研究
- 《学弈》的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 学弈
- 21 望月 ( 第一课时)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
- 《长征》
- 海伦 . 凯勒
- 秦始皇兵马俑
- 景色
- 《仙人掌》
- 爷爷的芦笛第一课时
- 习作3
- 爷爷的芦笛 第二课时
- 可爱的草塘
- 7梅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