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9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4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能依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
3、能背诵课文。
4、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介绍科普知识儿童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文中所介绍的科学知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3、初步培养学生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
一、揭题导入 :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齐读)看着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看课题提问)
大自然是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与我 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看看都告诉我们大自然的哪些语言。
二、自学感知课文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两个生字,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反馈检查
练习:《作业 本》5
四、合作研究 朗读指导
1、课文是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知识介绍给我们的?现在大家再去研究研究你喜欢的这一节,划出有关词语和句子,并说说这些词语或句子好在哪,可以同桌合作讨论说说。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
(1)你看那天上的白云,就是。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这一节的“准是”用得好,因为它说得很肯定。
(2)你看那地上的蚂蚁,也是。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这一节,从“搬家”看出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特别有意思。
(3)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这一节,作者用了“比喻、反问”的手法,把蝌蚪写提特别有趣。
(4)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写着:秋天已在眼前。
这一节也用了“比喻和反问”的手法,很有意思。
(5)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从年轮中了解:一年只长一圈,告诉我们它已活了几年。
这一节
3、大家想不想再读一读课文,好,大家在读的时候想一想:第二、三与四、五两节,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归纳出
A:你看那( ), B:( )
也是。 不就像( )?
( ) 大自然在( )
( ) ( )
4、将二、三、四、五四节进行A、B改写。改写后评价。
五、课外拓展
那同学们平时有没有读懂大自然的一些语言呢?能不能将它用A或B的形式写下来呢?
六、小结:有时间可以质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话,依旧存在!
- 秋天的树叶
- 彼此之间的友谊
- 可爱的花生
- 我的朋友
- 快乐的滋味
- 美丽的校园
- 打开窗,阳光就进来了
- 一件难忘的事
- 学会思考
- 你的香
- 愿她幸福
- 恩重如山
- 2012年晋江城市猜想
- 深深母爱
- 把自己藏在胖子中
- 基金称震荡后逐步进入慢牛行情 个股分化明显
- 女上司有“控制癖”
- 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五粮液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
- 一座城和一群人的十字街头
- 孙伊萍:在牛根生的光环下悄悄地变革
- 唐岩的野蛮生长
- 工伤遇上没社保
- 柴静为何批不得
- 地质队80后成长记
- 当天涨停的“股市传奇”
- 穹顶之下 民生之上
- 尘肺是会呼吸的痛
- 矿渣山的涅
- 拧不开的杯盖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巴甫洛夫很忙》教学设计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 《当小记者》教学设计
-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游子吟》练习设计
- 《童年的发现》练习设计
- 明目标 探教法——《鸟的天堂》教学谈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