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6
《习作1》
《习作1》
选择细节
刻画一位教师
教学要求:
1.学习例文,领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描写得细腻感人的。
2.通过讨论交流学会选择典型事例,能自拟题目。
3.学习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要领,做到细腻感人。
教学重点:
学习借鉴例文的写法,选取典型事例,抓住细节刻画人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回忆事情经过,使文章言之有物。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学习例文,借鉴方法
1.组织学生重读《师恩难忘》的第二段内容,再次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通过讨论得出作者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具体,是因为他选取了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
2.用投影片出示《我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
1)初读片段,整体感知。知道文章选的典型事例是冯老师帮我纠正写字姿势一事。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再读片段,要求学生圈画出文中描写冯老师帮我纠正写字姿势的语句,然后讨论: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刻画冯老师的。
3)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小作者是从动作、眼神等方面刻画冯老师的。老师强调:“正因为作者抓住了冯老师的动作、眼神这些细节描写,所以才能写得如此的细腻、生动。”
4)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作者将主要人物刻画得十分细致了,那么与这件事有关的其他人物是不是就可以不写呢?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其他人的表现、感受也要写,只是不做重点描写。
3.小结写法
1)师生联系两篇例文讨论:怎样才能写好一个人
2)师相机板书:选取典型事例
抓住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相关人物的感受、反应
3)教师强调,凡是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令人感动的事情,不论事情是大还是小,都可以称之为典型的事情。
这部分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借鉴例文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解决学生“言之无物”的问题。
1.出示习作要求,请学生自读,自己审题。
2.指导选材
1)确定写作对象:
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刻画的人物是一位教过自己的老师。
2)组织学生讨论,使其明确这件事可以是有关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有关生活方面的;可以是老师的一次鼓励,也可以是老师的一次批评;可以是有形的帮助,也可以是无形的帮助(如: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品质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要选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两件事。通过这次讨论,尽可能地打开了学生选材的思路,避免了选材雷同,千人一面的问题。
3.小组互说
1)要求学生确定一位老师,选取他(她)关心帮助自己的一两件典型事例,可以结合《师恩难忘》一课的作业
,互相说一说。说清楚老师为什么帮助自己,是怎样帮助自己的,要用上今天所学的细节描写的方法将事情说具体。
2)指名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指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的516
- 上帝
- 历史
- 暮夜
- 农民不农
- 流水人生
- 迷途
- 我从开元寺门口走过
- 逃不出作文模式
- 想想,高四
- 复习童年
- 毛杨树
- 错误
- 日
- 我们的时代
-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讨
- 小学生朗读指导的策略
-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质量
- 品味:让学生体验阅读的美丽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与实际问题间的障碍祛除
- 阳光体育 健康生活
- 巧用游戏 寓教于乐
- 初中历史活动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
- 论在初中阶段实施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实践策略
- 游戏化教学,展现小学数学魅力
-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
- 春风化甘泉 滋润绿苏堤
-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 重视教学预设 把握课堂生成
- 扬起个性的风帆
- 教育理论的属性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功能
-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下)
- 回归本真
- 教师真的没有必要写论文吗?
- 关于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 浅谈于漪的教学艺术
- 美国教育:教师就是专家
- 关于王安石
- 人文教育要函刍议
- 美国衡量优秀语言艺术教师的16条标准
- 童话,让作文也快乐
- 你是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吗?
- 诗意朗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手法之一
- 高等师范中文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 后现代主义与阅读教学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