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3
小学语文火烧云 教案
小学语文火烧云
教案《比尾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激发他们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并学习观察的方法。
2、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学写事物的动态和静态。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难点:
区分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教学准备:
CAI课件(火烧云的录像、重点段句的文字)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火烧云》。大家把书打开翻到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明确什么是火烧云
1什么是火烧云?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提醒学生不能一概搬抄,添加适当的词语,使回答完整)
2全班齐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天空。。。。。。着了火似的”)
(1)把句子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
学生小声读一读,比较比较。
(2)既然通,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
(a避免重复·b点题·c与后文照应·d写出火烧云动感)
(3)指导感情朗读。(突出“烧”字)
3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提醒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完整而准确地说)
(二)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绘火烧云的.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全班交流。
(1颜色·2形状)
过渡:
课文第几自然段描写了
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的形状?
三抓住特点,重点深究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点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1)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2)用“——”和“”标出作者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和词。
(3)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的形式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句子“。。。。。。一会儿。。。。。。一会儿。。。。。。”)
(a五颜六色
b变幻无常。在“一会儿”和颜色词下面标注)
4从火烧云颜色一多一快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
小结:火烧云美,大家说得也美。正因为作者运用了具体而形象的表示色彩的词,在读者面前构成了一幅美妙奇异的晚霞图。
5观看录像,感受作者的观察仔细,用词丰富。(课件出示“火烧云颜色变化”录像。)
6感情朗读。突出变化多、变化快。(自由练读——点生读——全班齐读)
7仿说练习
(1)仿说词练习
(课件依次出示“红通通”、“半紫半黄”、“葡萄灰”等形式的颜色词说其他颜色词。)
(2)仿说段的练习
用上你们刚说的词,运用作者的写法说说我们这里的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自由练说——点生上台说)
(二)引导学生总结学法。(课件依次出现“1、读段,整体感知·2、讨论,理解特点·3、精读,体会写法,·4品读,感受美景)
(三)自学第四、五、六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何特点?2、用“——”和“”标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或词。3、你喜欢哪种形状的火烧云?为什么?
2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全班交流。(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引导学生从写法上来说。)
(学生说一个形状时,课件相应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
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动静结合的写法,生动逼真、形象化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总结写法。
(1)进行四、五、六自然段的引读练习
(2)质疑:是否发现这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按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来组段。
(课件出示“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
过渡:火烧云还有可能会变成什么?(动物、静物、植物、人类等)
5仿说段的练习
(1)学生边想像边自由练说火烧云的形状。
(2)点生上台说。
四、感情朗读,总结课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六自然段。
2学会观察,注重写法,积累词汇,把语文学好,把文章写好。
板书设计
颜色
变化多
火烧云
形状
变化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梅
- 馒头
- 美与丑
- 欣赏项羽
- 读书有益
- 秋天
- 暗夜
- 秋天为什么美?
-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我的朋友
- 逃避
- 感激
- 灯光
- 春之残忍
- 爱你比永远多一天
- 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探讨
- 加强军队基层财务内部控制
- 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
- 试析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成本收益
- 医院成本会计与医改政策的衔接问题刍议
- 基于互联网金融下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融资问题再研究
-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及制约因素研究
- 我国互联网非正规金融监管思路及建议
- 关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探讨
- 现金流量折现法在评估公司战略中的应用分析
- 金融产业聚集的综合指标体系与主成分分析
- 基本医疗保险行业中财务审核的实践与探讨
-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 BT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探讨
- 《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札记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札记
-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札记
-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
- 《盘古开天地》教学札记
-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
-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