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4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两首诗描绘的情景。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构建阅读话题。
1、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美景。
2、学生交流描写春天的古诗。
3、引出诗题,介绍作者。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学生自读。
2、教师检查,正音。
3、出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指导书写。
你认为其中的哪个字最难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反复朗读,正确连贯认读。
三、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分小组讨论。
2、汇报,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重点理解: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纸鸢
3、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
4、集体交流。
5、再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诗句,再现画面,练说。
2、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3、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背诵全诗。
五、
拓展练习。
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改编成一个小故事,添加到自己的成长档案袋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村居》。
2、说说诗意。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2、同桌讨论题目意思。
3、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边读边想,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4、集体交流。
(1)指名读,正音。
(2)理解词语:篱落、疏疏、径、树头、未成阴、急走
(3)点名逐句理解诗意。
(4)看图连说诗意。
(5)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5、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体会诗歌描绘的景色。
(2)理解“飞入菜花无处寻”。
(3)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感悟。
三、课后拓展练习。
根据《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意,画一幅春景图,向班级墙报投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家乡
- 锁链
- 步行记
- 胖女孩
- 顶好的东西
- 我的小闹钟
- 记我的难忘事
- 思念
- 爸爸与车
- 教师节的礼物1
- 丰碑
- 一个虚心好学的人
- 快乐的烦恼
- 我家的猫
- 光明
-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探讨
- 初论桩基础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几个要点
- 房建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探讨
-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管理
- 建设项目施工管理阐述
- 水文资料整编工作探析
-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 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 关于节水灌溉技术的高效应用探析
- 机电工程的监督管理途径研究
- 水利工程监理工作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问题探究
- 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应用
- 《手指》课外拓展
- 《手指》课外阅读材料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
- 《手指》教学设计之二
- 《顶碗少年》(A、B案)
- 《手指》(A、B案)
- 《顶碗少年》教学建议
- 《手指》一课一练
- 《顶碗少年》教学案例
- 《手指》教学设计之一
- 课文《顶碗少年》之角色写作
- 《顶碗少年》课后反思
- 《手指》教学设计之三
- 《顶碗少年》课文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