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7
牛郎织女(二)*
牛郎织女(二)*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激趣
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给孩子们讲述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
(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文接《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叙述牛郎织牛婚后美满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的情节。在情节安排方面,两段故事各有侧重,前一课以牛郎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本课是以织女的经历为主要线索展开情节的。本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起点拨的作用。从复习检查入手,讲一讲《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引发阅读本课的兴趣。按“阅读提示”的要求,认真读课文,想一想: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生活得怎样,王母娘娘酒醒后怎么样,织女被抓走后又怎样。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复述故事。推荐一两个民间故事供学生阅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棵白杨树
- 我爱你中国
- 难忘恩师的评语
- 掌声
- 祖国在我心中
- 小明给我的启示
- 豆芽生长记
- 美丽的大自然
- 祖国巨变
- 第一次做不倒翁
- 这里有友情
- 我家的小狗
- 不是女巫的女巫
- 童年的“七彩贝壳”
- 幸福的鸭子
- 从政府工作报告读中国金融改革三条主线
- 民营征信: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生力军
- 在乏善可陈的经济数据中寻找星星之火
- 信用评级助力网贷平台走稳
- “一带一路”的经济金融效应分析
- 沈建光:亚投行是中国新金融外交战略的胜利
- 欧元区将何去何从
- 强美元对美国影响到底是好是坏?
- 英卓华:中国的改革不仅任务艰巨也前无古人
- 商品众筹的支持体验
- 信息非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
- 做大做强的经济学思考
- 万事达卡“无价惊喜”Z背后的故事
- 金融消费纠纷解决需要新思路
- 银行代理人身保险业务还需规范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札记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阿德的梦》教学札记
- 《恐龙的灭绝》教学札记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课文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札记
- 《阿德的梦》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