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14《猴王出世》
14《猴王出世》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㈡能力训练点
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㈢德育渗透点
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
㈣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二、学法引导
㈠教师教法
导读法
㈡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㈡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㈢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㈠教师活动设计
1、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文章的前因后果。
㈡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七、教学步骤
㈠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㈡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㈢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㈣自由读课文,你喜欢那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㈤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这些段落。
㈥课外阅读扩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 我的祖国
- 我的童年
- 可爱的小金鱼
- 这就是我
- 我眼中的陶渊明
- 失落
- “DO都城”的体验生活
- 花园里的童年
- 菊展
- 雪
- 迎接世博的日子里
- 改变得
- 你好!纯洁的白雪
- 邻居节
- 碑帖拓片:高冷的艺术
- 如何安放被“异化”的MBA
- 创业,从0到1开始……
- 站在A股4400点:向左走?向右走?
- 会议O2O:如何瓜分3万亿蛋糕?
- 微信娱乐常态下的冷思考
- 债券违约也是“塞翁失马”
- 赵薇:没有最睿智 只有不失败
- 筹什么,你说了算!
- 大连旅顺口区总工会多措并举丰富职工文化活动
- 老北京的春来野菜宴
- 打开心灵之窗
- 沈阳车务段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 资产证券化或将迎来黄金十年
- 涉外婚姻 何止是围城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札记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其它杂项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札记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片断赏析
- 《三个儿子》教学札记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