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21
《烟台的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烟台的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着重了解冬、春、夏、秋四季烟台海的特点以及人和海的关系。
2、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能仿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烟台的海?不同季节里,海有什么不同特点?
二、学生自学课文2-5小节,可以在课文边写上批注。
三、全班交流。
第二节
1、理解打比方的句子,感受冬季寒流袭来时,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并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2、出示比喻句。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3、交流:把(涌浪)比作(小山)和(暴怒的狮子),把(轰响)比作(雷鸣)。
4、练习朗读。
5、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人们不畏严寒,不怕风浪,豪迈勇敢。)
6、练习朗读。
第3、4、5节
春:
1、海: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能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去、像个顽皮的孩子。
2、人: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
1、海: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2、人: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
秋:
1、海:格外湛蓝、格外明朗、有了秋的凉意、平添充实与忙碌
2、人:驾船出海、起锚远航
3、练习朗读。
四、学习最后一节。
1、齐读。
2、轻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为什么?
3、讨论:“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广阔的背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一座美丽的舞台”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4、练习朗读。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第4题
2、当一回导游,介绍某一季节的海。
板书设计
海 人
冬 凝重 不畏严寒
春 活泼 勤劳播种
夏 宁静 人海相依
秋 高远 充实忙碌
————————- —————————
“画”“背景”“舞台”〈————〉“活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科学爱眼,健康成长
- 胜似亲人
- 家乡的变化
- 连心桥
- 春景
- 樱花
- 难忘的童年遭遇
- 参观世界生物展
- 记忆中的趣事
- 病房里的宽容
- 春姑娘来了
- 三年后的大冲
- 小学生优秀多篇
- 我爱杨桃
- 挖地瓜
- 浅析如何做好机关档案管理升级后的巩固提高工作
- 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 基于信息公平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 浅析办公自动化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影响
- 谈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 高校图书馆与全民阅读思考
- 数字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相关问题讨论
- 档案管理者“胜任特征”的科学内涵
- 陈侃笔下的琉球社会
- 论如何做好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
- 浅析曹操政治心理的变化
- 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解析
- 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高校图书馆外借服务的思考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问题探讨
- 《美丽的小兴安岭》练习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札记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札记
-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设计
-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
-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
-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札记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札记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