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世纪宝鼎》两种教学思路

《世纪宝鼎》两种教学思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9

《世纪宝鼎》两种教学思路

设计一

一、教师利用谈话,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让学生认识“鼎”字,书空。接着,教师提示上节课留下的问题:1、为什么说世纪宝鼎堪称“宏伟杰作”?2、从哪可以看出世纪宝鼎显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3、为什么说中国的世纪宝鼎比其他各国赠送给联合国的礼物意义更深刻?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还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自学后,按问题来汇报。

二、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课文的第一部分)时,学生抓住了鼎的样子、重量、外形、艺术价值,以及写作特点,边读边体会。一学生提问:“为什么鼎上要设计商周时代的纹饰”其他学生补充自己查阅的资料,并联想到了我国的青铜艺术。教师补充一个美国人要买“世纪宝鼎”的故事。学生对“宏伟”一词展开辩论。教师小结,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带着激情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读中,注意了训练与评价。

三、学生汇报第二个问题(课文的第二部分)时,学生抓住了关键的句子来体会灿烂文化的,其中一学生,理解了“一言九鼎”的意思,而且拓展带“鼎”的成语。学生疑问:“世纪宝鼎为什么是‘团结、和平、统一、权威’的象征?”“为什么用鼎来象征中国?”师生共同研讨,争议。教师小结,激发情感朗读课文。注意了读的感受,与评价。

四、学生汇报第三个问题(课文的第三部分)时,学生也是边读边体会的,重点体会“和平昌盛,寓意深远”的含义。最后齐读最后部分。

五、三个问题解决后,设计的是拓展训练。教师出示“世纪宝鼎”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此时的感受。学生感受有三个层次,一是谈到了我们的未来;二是谈到了中国的富强;三是联系到了战争与和平。

六、教师让学生假象:假如你是中国的代表,来到联合国,让你发表个演说,你将怎么说?学生思考后,讲演。

七、最后,围绕“世纪宝鼎”设计4个活动建议。

设计二

一、直接导入 课文,揭示问题并板书。回顾上节课内容,书空“鼎”字。

二、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的最重要的内容在哪里?让学生结合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思考,怎么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生讨论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方式来读书、学习。学生小组合作。

四、学生汇报交流。重点让学生体会表达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让学生读出情感。

五、出示世纪宝鼎画面,假设学生去联合国做导游,介绍中国的世纪宝鼎。学生练习后,指名学生解说。教师采访其他学生的感受。

拓展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给奥运会设计吉祥物。然后,让学生画一画,写一写,读一读。

这是我听课后整理出来的,两个老师设计的思路。显然,这两个教师设计的切入点各有不同。设计一,是以问题为引线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寻找答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注重了学生多元的感受,意义的生成,以及新的问题发现。教学时依托文本,又没局限文本,注意了课外的拓展,资料的补充。当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情感生成的时候,教师激发情绪,引导朗读,读出情感。教学过程 ,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意义,教师能抓住有力的时机展开研讨,交流。课堂教学体现了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以及情感的教育。例如,让学生看“世纪宝鼎”的图片,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演讲等。最后的活动建议,也是很有意义,让学生感到不仅学到的是一篇课文知识,而且还有那么多的问题值得研究。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设计二,注重的是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先抓住重点段落与内容。然后是学法为先导,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汇报交流,基本是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但学生停留在文本的表层了,没有深入意义的探究,教师也没有深入的挖掘,思路凌乱。导游与采访只是对文本的重复,没有意义的生成。后面的读写结合,显得牵强。

我的反思

1、没有教师的解构(包括解读)就没有很好的课堂建构。所谓解构就是教师带着一种对传统的反思与挑战来解读文本。教师要考虑的是文本还有没有其他意义的生成性,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过程,学生能够向什么样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应该有所预测与估计,然后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怎么教,如何建构课堂教学。现在有的教师,不能驾驭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主要原因,教师事先没有把课文解读好,教师不能带着一种逆向的思维,或叛逆的思想,或没有多角度的考虑问题,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变成了教学的流程。设计一,对文本的解构,就有一种生成的意义,从课前的三个问题的设计足以看出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设计二,教学过程 没有生成意义,是因为教师就没有对文本解读到位,例如,对中国赠送联合国世纪宝鼎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光靠学生是不能完全体会到位的,为什么要象征“团结、和平、统一、权威”这是最重要的价值。

2、不要过于追求教学形式。什么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值得探究,从实际课堂反应,学生所说的学习方式,其实都是形式,也很笼统,而且蜻蜓点水,有的可以说自己也没明白。面对学习方式,学生说出了那么多花样,可是真正怎么学的,学生还是用正统的方法。那么在汇报交流的时候,教师是怎么引导的呢?无非还是按着自己的预案,让学生按着课文结构的有序性,课堂的程序性来汇报。因为不这样教学无法操作,我称为“挂羊头卖狗肉”。另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糊性,值得警惕,没有明确的问题,泛泛的合作,到底能解决多少问题。设计二的读写结合,目的是体现语文教学的基础性,但也不要牵强附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暑假趣事
难忘的国庆节
害怕的一个夜晚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六十改革年
虚惊一场
往事
青山的美
难忘六一班
读《母爱如粥》有感
城市新坐标——桥
我的人生梦想
珍藏那片温暖的云
试论新时期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
国有企业审计部门开展内部控制评审研究初探
公允价值审计信息披露必要性探究
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夯实基础敢于担当努力提升基建审计工作水平
综合会计方法和政策分析会计的职业综合性责任
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措施分析
浅谈我国国家审计的改革与完善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研究
交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及监督中的问题分析
新常态下县区级审计机关如何进行审计全覆盖
公司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
不同合并理论下合并报表的编制及比较
西方会计教育发展对我国会计教育的影响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札记
《盘古开天地》教材理解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课文
《孔子拜师》说课设计
《盘古开天地》相关知识
《盘古开天地》相关知识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