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这道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这道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4、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教学重点
1、弄懂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领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㈠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杜甫写于战乱时期的诗,《春望》还记得吗?背一背(生背),背得真有感情,仿佛使我看见了诗人在八年的安史战乱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感时与恨别交织着满腔愁情,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当他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息的消息,诗人惊喜若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1、出示课题(指名读,解题)
2、齐读课题(课题读得真好,我相信这首诗你们一定能学好,读好)
㈡初读,了解大意
1、正确朗读诗
①在预习时老师要求同学们能正确朗读这首诗,做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②生评价。
③指导读“妻子(zǐ)”生读,师读,比较
④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2、在诗句中理解词语
①读中体会
(忽传、初闻、涕泪、却看、愁何在、漫卷、青春)
②师生讨论
3、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喜欲狂)
板书:喜欲狂
㈢细读,品诗
1、过渡:是的,忽传的佳音,使诗人惊喜欲狂,情绪也在不断的变化,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呢?我们怎样才能在诗中体会到一边读一边闭着眼睛去想像去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
2、学生自由体会
3、学生自由表达
4、出示画面,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
小结:全诗连用六个地名,因为他始终贯穿着诗人喜悦心情,并不感到丝毫累赘,相反使人读来感到格外真切、真实,诗人爱国、思乡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也是诗人高明之处。
5、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6、指名读
7、背诵(师引背齐背)
㈣联系生活,激情练笔
㈤学一带一
㈥指导课外阅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做鸡蛋西红柿汤
- 心愿
- 家庭网虫排行榜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刷马桶记
- 礼物
- 我种九层塔
- 我是大个子!
- 那一次感动
- 老师教我学做人
- 我的烦恼
- 校园多味汤
- 暑假的“挑畔”
- 疯丫头的一件童年趣事
- 生命顽强的小金鱼
- 让“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闪光
- 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联
- 试议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 小学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初探
- 论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 关注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进行德育渗透
-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刍议
- 长春市道路绿地建设的历史研究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关注德育细节 提高德育实效
-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策略初探
- 利用间接引导实现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10
- 《给予树》教学设计2
- 《给予树》教学设计3
- 《给予树》教学设计4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1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5
- 《给予树》教学设计12
- 《给予树》教学设计11
- 突出主线情贯始终──《给予树》教学设计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6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7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4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9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2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