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9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要求:
1.理清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诸葛亮能如期交箭的原因,从而了解他的才能。
2.能简要地根据板书概括全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第三段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及教学软件、幻灯机及幻灯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的才干具体体现在哪里?
二、新授
㈠学习一、二段
1.幻灯出示三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轻声朗读一、二段课文。
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赶造十万枝箭?
③诸葛亮为什么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找出反映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
2.读后讨论。
3.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周瑜是怎样设计陷害诸葛亮的?
4.分角色读周瑜与诸葛良亮的对话。
㈡学习第三段
诸葛亮顾全大局,答应赶造十万枝箭。在鲁肃的帮助下,作好了草船借箭的准备。诸葛亮是如何利用草船借箭的呢?
1.指名分节朗读,并概括每段意思。(板书)
2.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出示卡片)
(神机妙算、识天气、懂地理、知己知彼)
3.默读课文,划出表现以上几点的语句。
4.读后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7、8小节,划出有关语句。
5.齐读7、8小节
电脑显示:船一字儿摆开受箭的情形,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计算的准确与计谋的绝妙。
6.引读第9小节
㈢学习第四段
教师读第10节,学生齐读周瑜的话。
1.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呢?
(神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妙在能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
2.朗读全文,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三、总结全文
这堂课我们通过讨论,懂得了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诸葛亮神机妙算,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最后取得了成功,周瑜只能自叹不如,这是草船借箭的结果。同时我们还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诸葛亮的杰出才干。他是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
附: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草船借箭
妒忌才干 准备出发┌─
设计陷害 近寨佯攻 神机妙算│ 识天气
左右受箭 真不如他┤ 懂地理
满载返回│ 知己知彼
└─起因经过结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感悟父爱母爱》有感
- 我们来的能源
- 温暖
- 给父母的一封信
- 回忆又见回忆
- 美丽的荷城小学
- 我心中的机器猫
- 小表妹
- 金秋时节
- 流感大风波
- 雾
- 长城
- 爱的教育
- 课间小老师
- 最难忘的一件事
- 电力企业如何加强物资管理应用探讨
- 完善内控制度 实现科学运作 防范物流贸易风险
- 完善企业价格管理制度探析
- 企业管理创新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意义探讨
- 浅谈电力施工企业薪酬管理措施
- 浅析房屋拆迁补偿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 转型经济期国企提升采购技巧的思路
- 上市公司代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有关问题探析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
- 企业项目投资风险浅析
- 山东省济南市农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情况分析
- 浅谈干部培养选拨任用的几点见识
- 轮岗制度对动态能力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
- 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利弊浅析
- 《秋天的雨》说课设计
- 《风筝》教学札记
- 《风筝》课文
- 《风筝》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札记
- 《风筝》教学实录
- 《风筝》说课设计
- 《风筝》教学札记
- 《秋天的雨》教学实录
- 《风筝》片断赏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设计
- 《风筝》片断赏析
- 《风筝》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