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庐山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庐山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22

《庐山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抓“神奇”研读全文,培养自主探究与交流能力;

2、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1、创设情境:老师想出资和大家一块儿开办一家旅行社,大家愿意吗?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先开辟一条“庐山云雾游”旅游专线。要搞好这条旅游专线,必须了解庐山,课文是一则很好的资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了解了庐山云雾的哪些信息?

二、整体感知,提炼主线。

1、放映课件,让小“社长”们“实地考察”庐山,欣赏云雾美景。

2、你能用一个字说说庐山云雾留给你的感受吗?两个字呢?

3、师小结:是啊!庐山云雾确实让人感到美丽神奇。

三、提出专题、研读全文:

1、引出专题:庐山云雾“神奇”在哪儿?为什么这么“神奇”?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发现一处标上神奇1,又发现一处标上神奇2……

2、学生围绕专题自由研读全文。

四、交流成果,落实有关训练。

1、明确训练要求。

2、生自由交流学习成果,师随机点拨落实训练。

A、多变(变化多、变化快),落实感情朗读训练。

比较:

⑴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⑵雾来时,很大很大;雾去时,很轻很轻;雾浓时,很浓很浓;雾稀时,很淡很淡。

B、多情,落实句式训练:时而时而时而。

C、壮观,落实感情朗读训练。

D、地理位置特殊是庐山云雾形成的客观原因。

3、结合板书,简要小结。

五、回应情境,升华延伸:

根据云雾的特点为云雾风光试写一条广告语。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