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初步学习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理解15个词语,认识多音字。
3、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4、感受儿童团员们从小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因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4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学方法:破题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谈谈对红军的认识,领会红军品质。
2、揭示课题,读题,解题
3、据题质疑:(主要问题有)
⑴谁在什么时候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⑵他们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⑶他们在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
⑷他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结果怎样?
二、初读感知: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思考以上几个问题
(3)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提出不懂的词语适当解决。
(2)回答以上四个问题所在的段落,理清课文脉络,分段
(3)交流分段结果
(4)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并再次质疑,根据情况解答。
三、学习第一段:
1、自学课文,回答:他们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2、交流
3、概括段意
4、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
尝试自己解决另两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自主探究,学习第二、三段
1、① 师引读:儿童团员们始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虽然4月的川北,春意盎然------
② 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春意盎然”、“心急如焚”,体会环境烘托的作用领会对比写法
③ 感情朗读本节
2、出示问题:他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
3、小组合作,初步研读课文4-6节后交流:
累--壮胆睡大庙
饿--吃供品馒头
怕--紧挨靠着坐
4、最使你感动的哪一点?再次研读课文4-6节
5、再次交流,说明理由,感情朗读:
(1)夜宿神庙:着重体会环境的烘托作用
①说神庙可怕,理解“愈发”、“耸立”、“龇牙咧嘴”、“凶神恶煞”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神庙可怕
③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质疑
④感情朗读
(2)朝食供品:体会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
用换词法领会“嚼”字的妙用
分角色朗读
6、他们的困难就这些吗?还会有哪些?他们又是怎样克服的?
①读第7节第1句后,回答
②根据自己喜欢,选择其中一点,或此外的困难,展开想象写话
③交流
7、学到这里,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这些儿童团员们说?
8、理解妇女部长何连芝说的话的意思
(1)谈谈为什么说他们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2)课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有没有更深的意义吗?
9、朗读课文,概括第二、三段的段意
三、拓展作业
再现儿童团员们与红军战士重逢的情况
1、自由组合,讨论儿童团员是怎样与红军重逢的,重逢时大家的表现,以及问长问短说些什么等
2、编写剧本
3、确定演员,编导短剧
第三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单元提示,概括主要内容
1、自学提示,回答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及步骤
2、回答本课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借助课后第三题,自己尝试概括主要内容
4、交流
5、师小结
三、诵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四、展示同学们的表演
五、拓展课外阅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我的家乡
- 贪玩的我
- 骄傲的小蜗牛
- 读《有所失必有所得》有感
- 垃圾雨
- 雨
- 蒲公英的梦
- 我尝到了鸡精的滋味
- 难忘的露天电影
- 我要做个好班长
- 日子匆匆
- 留下一点空白
- 想起那一份工作
-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 我的童年
- 基于KPI和客户视角的职能部门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 海摊网的设计
- 浅谈在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
-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设计与实践
- 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 对投资性房地产评估的认识
- 对现代大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途径的思考
- 中国民航业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分析
- 浅析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 从机械制造企业价格管理方面要经济效益
- 地方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岗位职责与发展思考
- 跆拳道教学训练体系的构建研究
- 火电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 论审计和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
-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 《黄河象》逆推教案设计
- 17 亲人
-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
- 《记一件小事》作文教案设计
- 23* 总司令换房子
- 《你可不要说》教案设计
- 单元基础训练
- 《白杨》“析、读、悟” 三步教案设计及说明
- 《繁星》讲读教案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观察指导式教案设计
- 单元基础训练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设计
- 《李时珍》语段训练教案设计
- 《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的】
- 3 赵州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