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1
1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人教版
1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人教版
教学目标 :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对父母不同的爱的深切感悟。
二、学会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精髓,从读中受到感悟。
三、 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四、 学习文章中的口语式的语言。
教学重点:
文章内容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感悟。
教学方法:
多种形式的朗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初步感知。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都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时,还要把组内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及答案简要记录在小卡片上。
3.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将小卡片贴于教室四壁,组员对其予以介绍,其他组可要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或帮助解答该组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二、深入阅读
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
1.细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哪些语句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赞扬,哪些语句写了父亲对巴迪的批评?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你能说说“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的话外之音吗?
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
2.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发给大白纸和彩笔,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到纸上。
3.展示讨论成果,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贴于教室墙壁上,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向大家讲述(或轮流讲)。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讲解,引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句,学习某些生字,纠正学生理解中的某引起偏差等等。
第二课时
一、朗读悟情
上一步的讨论、学习,可能有点琐碎,以至于造成孩子们对课文整体印象的模糊,因此,通过朗读将零碎的印象整合起来,是很必要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
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
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二、读后反思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得与失。这一步是必要的,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三、课外引伸
1.提供一些写骨肉之情的文章供大家阅读,最好,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写下来。
2.为父母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
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表扬(满怀信心) (沉重)批评
(慈爱)母亲 我 父亲(严肃)
写第一首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遗忘的城市,幸福的时光
- 读窗边的小豆豆
- 童年在别处
- 震撼心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我与《科幻世界》
-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 影片《美丽人生》观后感
- 感悟《似水年华》
- 我看到了幸福走来
- 生命的意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教师的重要品德——读鲁迅作品《藤野先生》有感
- 不苦的旅途
- 重温《童年》
- 孝心无价
- 点点滴滴——读《漱玉词》有感
- 身边致癌物分五级
- 为爱带着前夫出嫁
- 线性的隐喻――丹尼尔里伯斯金创作的哲学与艺术
- 中国式离婚
- 英式摇滚 2014年1期
- 繁花似锦 2014年1期
- 潜心读料点石成金
- 编读往来 2014年1期
- 周迅:一颗荔枝三把火
- 肉食者传说
- 正确认识遗精
- 电影是我一辈子会去做的事情
- 中国环境难承受“西式胃”
- 谁一笑而过,谁留下买路钱
- 品味人生 2013年10期
- 高中选修课《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 给孩子一个全新的课堂
- 余应源:关于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 《报任安书》教案设计
- 《桃花源记》名师教学设计
- 《蒲公英》教学反思
- 《买文具》 教案教学设计
- 《柳叶儿》教学设计
- 月光里的歌谣——《月光启蒙》课堂实录
- 操场上 教案教学设计
- 驳论文写作训练的教学设计
- 《边城》的原初解读和个性教学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家乡的桥》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