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2、理解诗意。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4、并背诵。
5、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
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课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揭题、解题(2分钟)
1、揭题,2、读题,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5、“之”的意思。
2、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3分钟)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3、理解诗意(15分钟)
1、学生自学古诗(5分钟)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0分钟)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同2学讲解古诗
②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4、体会诗境(6分钟)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4、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5、李白站在岸边,6、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7、远,8、心里会想些什么?
9、借助插图,10、体会诗的意境。
1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5、借助诗境,6、训练说写(14分钟)
1、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2、往日,3、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4、学业上相互帮助,5、情投意合,6、感情深厚,7、此刻分别,8、不9、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10、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11、学们想象一下,12、他们的分别时,13、会说些什么,14、做些什么,15、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16、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17、先要有脚本,18、请同19、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20、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21、写一个脚本,22、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23、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4、学习小组合作撰写脚本。
25、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26、表演后师生共同27、评议。
28、根据表演效果,29、重新修改脚本。
7、布置作业
(1分钟)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
1、有感情朗读,2、并背诵这首诗。
3、《古诗三首》都写到了春天,4、说说三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5、?
6、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7、体会诗人的感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笑对人生百态
- 龙宫洞
- 感恩黑暗
- 儿时的回忆
- 闪闪的夜明珠——水景公园
- 城墙口的树林
- 小金鱼
- 作家的烦恼
- 夏
- “包公”审案
- 城市美容师
- 走过秋季
- 我的读书故事
- 父母的爱
- 冷?
- 基于移动SNS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 高职院校经济金融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 关于现代酒店营销模式的若干思考
- 我省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
- 学好会计的三个关键因素
- 浅谈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 物理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 我国贷款公司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 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证概述
- 分析法在证明问题中的应用
- 服装专业“厂中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实践探讨
- 现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训体系存在问题探讨
-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
- 网络环境下服装市场营销的策略调整探讨
- 中国制造升级发展背景下的新机遇
-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 《望天门山》课文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 西师大版《饮湖上初晴后雨》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材理解
-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