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基础训练4 一、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4 一、教学要求
1.能准确拼读音节,复习容易写错的字,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完成词语搭配练习,从感性上认识递进关系的复句。
2.独立阅读短文,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3.练习写一个人。
二、教具准备
写有“字·词·句”部分第一、二、三的小黑板。
三、教学时间 六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要求。
本节课完成“字·词·句”部分的五道题。
二、练习第一题。
1.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各自拼读。
3.指名读短诗,纠正不正确的读音,提醒注意容易读错的字音。
4.讨论回答: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几句话说出了我们对待困难应该采取的态度。)
三、练习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小黑板上的字。
3.这些字的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容易多写一撇或少写一撇。)
你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发现有哪些字容易写错?(学生和教师各列举一些,提醒学生写字时注意。)
4.学生抄写两组容易写错的字,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四、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前四组字。
指名回答:这四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每组字的字音不一定相同,但下面的字都是由上面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的。)
2.指名读后四组字。分析后四组字的特点。(字音相同,字形和字义不同。)
3.学生讨论组词。
4.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组词。
五、练习第四题。
先让学生自行比较,想想左右两列词语的关系,再从左侧选出适当的词语与右侧的词语进行搭配,用线连起来,再指名读一读。
六、完成第五题。
1.学生小声朗读三个句子,体会句子的特点。
2.同桌互相讨论:这三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每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有什么联系?
3.交流总结。(句子的后部分在表达的意思上比前部分有进一层的关系。)
4.学生齐读句子。
5.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这类句子吗?(学生和教师可各列举一些。)
七、布置作业 。
预习“阅读”部分。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这节课练习用《读写例话》中学到的方法阅读短文。
二、指名读题目的要求。在阅读提示中,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要求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三、学生按要求自学。
四、在自学的基础上,同桌互相讨论。
五、讨论交流。
1.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彭德怀同志1956年夏天去北海公园时发生的一件事。)
2.作者通过这件事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运用在本组《读写例话》中学到的“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三个步骤,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作者通过描写这件事,赞扬彭德怀不搞特殊化、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思想品质。)
六、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谁还知道彭德怀的其他事迹?讲给大家听一听。
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八、布置作业 。
阅读“作文”部分的要求,想想自己准备写什么。
第三课时
一、提出学习要求:这节课练习写一个人。
二、作前指导。
1.指名读作文提示。
2.讨论:这次作文要注意什么问题?(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一点:要选择一个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目的不是写事,而是通过写事来表现人。另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把事情写具体。)
3.你打算写哪个人?为什么要写这个人?这个人在哪件事上对你影响最大?(指名说后,适当进行评议。)
三、学生按照题目要求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学生继续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这节课对上次的作文进行交流和评讲,并练习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教师概括总结作文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和作文有进步的学生。
三、交流讲评。
1.请几位写得比较好的学生读自己的作文。
2.选择两篇符合题目要求、写得较好的作文,师生共同评议。
四、指导修改作文。
1.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不符合题目要求、叙述顺序不清楚等)集体讨论修改。
2.学生根据讲评所得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3.交流修改作文的体会。(请学生谈谈自己修改了哪些地方,是怎样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改。教师对修改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乡村的春天
- 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 赛事《琵琶行》
- 春天的舞曲
- 《琵琶行》大赛
- 我和邻居
- 洗面包
- 哇!奶奶家变了
- 我的发现
- 我和书的一个故事
- 风
- 童年趣事
- 我的家乡诺邓
- 为什么没有我
- 莫让烦恼缠住身
-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析渤海国文化的发展
- 浅谈影响辽阳古代城市建设的几点因素
- 信息化条件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变研究
- 免费开放后博物馆教育与学校合作的现实探究
- 布里亚特蒙古族特色饮食
- 面向用户的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研究
- 七台河市文物管理站收藏的六件石斧
- 构建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几点认识
- 创新思想教育话语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和发展
- 满族冰雪文化特征探析
- 文化生产中的理性自觉
- 清代晚期东北西丹兵问题简析
-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教学札记
- 《语言的魅力》练习设计
-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课文
-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教学札记
- 《春潮》课文
- 《秉笔直书》课文
-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