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特点及青蛙冬眠的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认识一个部首:“⺮”(竹字头)。理解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三句话。
【教具准备】 幻灯片、小动物图片、小黑板、竹叶实物。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引出课题
1.出示带背景的幻灯片。问:你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将这幅图的意思给大家说一说。
2.你们说下雪的景色美不美?(美)你们心里高兴吗?小动物心里也很高兴,它们欢蹦乱跳地跑出家门,来到雪地上,都张着嘴巴,好像在说话,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3课。
板书课题:13.雪地里的小画家(齐读)
二、粗读课文,了解大意,识记生字字音
过渡:小画家指的是谁?它们都画了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等我们学完之后就明白了。
(一)初读课文。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儿歌有几行?有几句话?用笔标出来。
(三)回答思考题。(共有8行,6句话)
(四)指名6人,一人读一句。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连贯。
(五)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离开拼音能否记住生字字音。
三、讲读课文
(一)齐读课文。
边读边想:书上哪儿写的是这幅图的意思。(一、二句话)
(二)学习一、二句话。
1.学生读一、二句。
2.教师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3.雪地里来了这么多小动物,书上用了一个词,是哪一个?读第二句。(一群)
4.雪地里来了一群什么?(小画家)
什么叫画家呢?书上的小画家指谁?
(三)学习第三句。
1.学生读第三句,回答问题。
2.教师板书。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3.这些小动物都画了什么?
4.学生说,教师板画。
(四)学习第四句。
1.它们是怎么画的呢?读第四句。
“颜料”是指平时画画时用的颜色。
不用……不用……,那它们用什么画?
2.出示幻片—小鸡画竹叶图,问:①小鸡真的会画竹吗?②竹叶指的是什么?
3.在竹叶旁贴小鸡图片。小鸡的脚印像什么?你们见过真的竹叶吗?(出示实物竹叶,比较竹叶与小鸡脚印的形状。)
4.小鸡画的画儿这么像竹叶,所以称小鸡是什么?(指课题:小画家)它心里高兴不高兴?用高兴的语气读第三、第四句。
5.小狗、小鸭、小马画什么?是真的会画吗?这些画指的是什么?叫三个同学上前贴出小鸭、小狗、小马图片。贴片说: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再引导说: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脚印像月牙。
6.它们画得这么好,所以也叫它们是——为什么叫它们“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什么它们画的不一样?
过渡:小动物都夸自己画的画儿好,只有小狗闭嘴不说话,它想起什么来了?
(五)学习五、六句。
1.读五、六句。
2.你们知道冬天青蛙要干什么?(冬眠)所以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六)齐读课文。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3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知道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个小画家的脚趾的不同特点及青蛙冬眠的习性。平时我们要注意多观察,这样才能知道更多知识。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总结归纳
(一)学了这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二)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脚印的样子?
(三)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冬眠?
三、学习生字
(一)指名读生字词。
(二)开火车读生字词。
(三)谁会记住这些生字。
(四)练习书写生字,每个写两遍。
四、指导课后练习2的填空,先填写,再读一读
五、练习有感情朗读、背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海南岛游记
- 打雪仗
- 续写《一包胖大海》
- 农贸市场
- 买螺蛳
- 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 到农贸市场买菜
- 我的母亲
- 美术作文兼顾课
- 我有一位好老师
- 我又回到了乌镇
- 老师、警察和清洁工
- 盼望达到
- 续写《一包胖大海》
- 快乐的星期天
- 浅谈晚清传教士的反儒观念
- 论废名诗评中的“自然”
- 从历史文献看唐代官吏管理制度
- 经典小说摹写人生幻象的“杂色性”美学特征
- 图书馆员“边缘化”现象与防治策略探讨
- 物的本土溯源与外来翻译
- 中国梦与美国梦之比较
- 演进与超越:新型城镇化政府法治之维
- 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与原则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
- 浅谈案件信息公开与提升执法公信力
- 关于如何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功能的分析
- “三个导向”与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 《资本论》商品章的逻辑解析
- 论梁启超对《桃花扇》的接受与研究
- 《唯一的听众》片断赏析
- 《唯一的听众》教材理解
- 《唯一的听众》相关知识
- 《唯一的听众》教材理解
- 《杨震暮夜却金》教学札记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札记
- 《杨震暮夜却金》电子教材
- 《唯一的听众》相关知识
- 《杨震暮夜却金》教学札记
- 《尊敬普通人》课文
- 《尊敬普通人》教学设计
- 《杨震暮夜却金》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