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4
月光曲教案
月光曲教案
语 文 第 十 二册
《月光曲》教学设计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从中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 人民的思想感情。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并体会二者结合的作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辨事物和联想。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弹奏第二音乐曲时的情和景。
三、教具准备: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
(一)提出单元训练重点——分辨事物和联想
(二)简介贝多芬,导入 新课。
板书:9. 月光曲
(三)讲授新课。
1. 弄清弹奏第一音乐曲的经过。
(1)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什么?
(2)这琴声为什么引起他的特别注意?
(3)贝多芬靠近茅屋,又听到了什么?(指名读这一段话)
弄清这段话中的重点词,体会这段话的含义。
(4)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茅屋?
(5)贝多芬走进茅屋干了什么?
(6)他为什么弹琴?
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贝多芬是怎样说的?
(7)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么反应?
(8)为什么盲娘推测出陌生人是贝多芬呢?
(9)这时贝多芬用什么来回答盲姑娘的问话?
2、理解弹奏第二首乐曲的经过。
(1)让学生默读,找出课文中哪些是描写《月光曲》的内容。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环境。
(2)在这清幽的月光下,听着美妙的琴声,皮鞋匠好象看到什么?
(3)盲姑娘仿佛看到了什么?(放录相,老师范读,学生体会。)
(4)听到这首乐曲,盲姑娘的神态怎样?
(5)乐曲弹奏完了,贝多芬离开了茅屋。兄妹俩发觉没有?为什么?
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词句。
(6)贝多芬飞奔回旅店干什么?
(7)记的是什么曲子?
(8)为什么要连夜把它记录下来?引导学生想一想,贝多芬在散步时,有没有想到要创作《月光曲》?
(四)归纳小结:
归纳本课三个要点,并强调单元训练重点。用以联系后面几课。
1、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听——弹——记),是《月光曲》的谱写经过。
2、按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感情的变化。(同情——激动——激情)
3、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联想。文章中运用事物和联想这种知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写文章时,我们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联想,从而帮助我们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写文章时,在记事中,加上自己合理的联想,能使文章深刻、感人。
分辨事物和联想,是这课的重点,也是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种知识,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还要进一步学习。并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使这种语文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五)练习
1、学生朗读《月光曲》8、9自然段。
2、布置片断练习:《贝多芬回到客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的蚕宝宝
- 20年后的同学聚会
- 告别夏天,告别你
- 读书的乐趣
- 童年趣事
- 陪伴我,好吗?
- 国庆60周年:祖国在我心中
- 我爱你祖国——国庆60周年
- 诸子百家随感
- 伟大的书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国庆60周年
- 20年后回故乡
- 夜中雪
- 赏月
- 我的祖国,我自豪——国庆60周年
- "杠杆牛"不可怕
- 被遗忘的诗样情怀
- 我们是如何被代码统治的?
- 中国股民最短视?
- 龙生股份神秘运作
- 五十岁 开始理财的任芝铭
- 寻找次新股的明日之星
- 新三板 造富花样
- 创业板五年 谁领跑谁掉队?
- 北大方正 案外之题
- A股大变将至
- 《三体》的成功是偶然
- 2020中国将成为高收入国家
- 下一个风口 精确医疗
- 丁健 专投小而美
-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材理解
- 《大雁归来》教材理解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喂——出来》教学设计
- 《喂——出来》课文
- 《喂——出来》教学设计
- 《大雁归来》课文
- 《喂——出来》教学设计
- 《喂——出来》练习设计
-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喂——出来》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