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夏明翰英勇就义
夏明翰英勇就义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理解17个新词语的意思,能从提供的本课词语中找反义词。
2. 初步读懂并理解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
3. 初步感知夏明翰为真理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德。
二、教学重点
1. 会读11个生字,理解17个新词语的意思。
2. 初步感知夏明翰为真理而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三、教学难点
理解背景知识有一定难度,分段并说出段意。
四、教学准备 有关夏明翰个人资料等的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播放歌曲《九.一八》,欣赏歌曲;如果找不到歌曲就用幻灯片出示夏明翰的照片及其个人资料来导入 。
2、回忆以前课文中学过的英雄人物。提示:很多英雄人物被编进了教材,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英雄人物夏明翰。(板书课题)
3、根据课题,推想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会写关于夏明翰的什么内容。
4、理解“就义”,与“牺牲、逝世、死了”区别,选其中一个词说句话。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2)找出反义词,结合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3)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交流自学成果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说出自己认为比较难认、难写的字词,并重点强调个别生字、生词。
(2)找出反义词。
慌张(镇定) 软弱(坚强) 清楚(模糊) 低头(昂首)
(3)解释重点词: 就义、信仰、折磨、四海为家、遍体鳞伤、斩钉截铁
(三)、再读课文
读时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去读:敌人对夏明翰使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又是怎样对付敌人的?
敌人的手段 夏明翰的态度
劝降 决不放弃心中信仰
酷刑 始终不能意志动摇
审问 借机斥责敌人罪恶
砍头 唱《国际歌》,写就义诗
(四)、给课文分段
1、提示:根据题中的重点词去找课文的重点段
2、再读课文,用最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每段的主要意思。(拒绝投降、英勇斥敌、英勇就义)
3、说说课文哪两段是重点段?为什么?(初步掌握从题目中的重点词推断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课文主要表现了夏明翰烈士的什么精神品质?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作业 。
1、完成《作业 本》1。
2. 搜集英雄夏明翰的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噩梦“网瘾”
- 天净沙·秋思
- 母亲的爱
- 疯狂的玻璃球
- 心愿
- 文具盒里的争吵
- 永远的五(1)班
- 我与画画
- 美丽的菊花
- 祖国发展我成长
- 家乡变了
- 朋友·伞
- 含羞草
- 《天使的翅膀》读后感
- 岩石与珍珠——责任
- 坤宇 兄妹唱响水木歌
- 寻找金牌“店商”
- 嫦娥奔月 红木飞天
- 《国木金丝楠》专号出版侧记
- 东兴:海陆边关一明珠
- 陈园红木 见证东兴红木产业二十年
- 红木企业民间借贷需防6大风险
- 黄小霞 从越南姑娘到红木实业家
- 突破,从这里起步
- 东兴红木“弯道超车”
- 不吆喝的买卖
- 东兴红木变奏曲
- 沿着红路走边城
- 民间借贷惹火上身
- 有性情的家具多知音
- 《2008,北京》教学设计
- 19卖火柴的小女孩
- 《林海》谈课设计
-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 《争论的故事》的争论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两小儿辩日
- 景阳冈
- 《詹天佑》教案第二课时
- 《林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 十六年前的回忆
- 语文活动教案——对联趣谈
- 延安,我把你追寻
- 通情入境 兴趣盎然——《詹天佑》教学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