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5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带淡淡优伤痕迹的散文。在这一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读自悟来完成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词卡、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录音导入 ,激发兴趣
1CAI播放配乐朗诵《匆匆》片断(第三节)。
2谈话导入 。
同学们,每当我们聆听《匆匆》这一名篇时,总会油然而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啊,时光一去不复返!说说看,你每天是怎样安排时间的?你是否想过珍惜有限的时间呢?你是怎样珍惜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到这个课文标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自由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学。
(2)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
3教师利用词卡、CAI课件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4指导学生当堂正确书写生字。
5指名分节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6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牵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7听录音,联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
三、学习1—5小节
1默读1—5小节,说说这部分讲了几层意思。
2指名读一、二两节。
(1)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
(2)这部分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请大家小组合作解决,如果仍有困难,请提交全班讨论。
(3)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采用“读—悟”法来自读自悟。)
(4)指导学生用“持续”“与其……不如……”造句。
(5)从一、二节中找一个词来概括这部分的感情基调。(忧伤)
(6)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朗读。
3齐读一、二两节。
4默读三、四两节。
(1)画出你最难理解的句子。(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先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的爸爸是怎样解释的?
(4)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平时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四两节。
5自读第五节。
(1)说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谚语的意思。
(2)你在平时课外阅读中还收集了哪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成语?全班交流。
(3)“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6说说看,你平时是怎样珍惜时间的?今后,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
3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故事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习“三个代表”,重在实践
- 控制情绪
- 奉献
- 时间
- 竞争与合作
- 理想
- 美丽人生
- 祖国我爱你
- 我和自信交朋友
- 成功与奋斗
- “寂寞”之我见
- 让我们的天空更蓝
- 知识改变人生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特别的母爱
- 《共产党宣言》和谐理念的思想渊源探析
- 城镇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之立体培训研究
-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基层图书馆文化研究现状及问题研究
- 当代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新论
- 从《教育漫话》看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缺失
- 浅析行业博物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罗斯福时代的亚洲移民政策变化及其影响(1933―1945)
- 关于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几个问题研究
-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
- 公共图书馆人才建设的三个切入点
- 浅析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创新
- 突厥考古学文化的透视
- 浅谈如何加强图书馆基础服务工作
- 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提出过程考索
- 《炮手》教材理解
- 《炮手》教学设计
- 《给家乡孩子的信》片断赏析
-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 《炮手》说课设计
-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材理解
-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 《大禹治水》课文
-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
-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 《给家乡孩子的信》课文
- 《炮手》教学设计
- 《炮手》课文
-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