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浙教版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浙教版教学内容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总课时
3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课文第三段的段落大意。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33个新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第三段,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董存瑞的舍身精神;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 :在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意时,如何根据文章主林内容来确定意思的主次。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新课,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齐读课题。
2、谁看过电影《董存瑞》?谁知道董存瑞的事迹?知道的同学讲给大家听一听。
3、听课文录音,要求划出董存瑞炸暗堡的神态和动作的句子,指名读自己划的部分。
二、通读课文,指导分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讨论分段。(有两种分法:①按“起因--经过--结果”分三段。 ②反经过部分再分成“请求炸堡--逼近暗堡--舍身炸堡”三段,共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至第4自然段)
第三段(第5至第7自然段)
第四段(第8自然段)
第五段(第9自然段)
三、讲读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
2、讨论交流。
(1) 敌人的暗堡筑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暗堡筑在旱河上,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盖,构成了暗堡。)
(2) 暗堡对冲锋的部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冲在最前头的战士倒下了。)
“封锁”是什么意思?
3、用“因为……所以……”来说说董存瑞为什么一定要炸暗堡?(投影出示句式。)
4、朗读第一段,概括段意: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四、作业 :
1、完成《作业 本》第1、5题。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
一、齐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这一段与炸暗堡有什么关系。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说说哪些词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书上划一划。
2、讨论。
(1)交流并板书“
神态
动作
语言
说明
瞪、迸射
跑、说
连长,我去炸掉它!
刻骨仇恨
(2)课文中为什么用“瞪着”,而不用“看着”或“望着”?为什么用“迸射”,而不用“射出”?(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精妙。)
3、分角色朗读这一段,对话要读出适当的语气和心情.
4、结合课后练习3(1)概括段意:董存瑞主动请求炸暗堡获得批准,并得到战友郅顺义的掩护。
三、讲读第三段。
1、各人小声读第三段。想一想:董存瑞是怎样冲到桥下的?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董存瑞动作的词语和句子。
2、交流。
3、到后来,董存瑞为什么不再“跃进”,而是“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滚了好几米”?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敌人机枪疯狂扫射,董存瑞前进的道路更加艰难了;还说明董存瑞在十分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勇敢、机智地前进。)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5、结合课后练习3(2)概括段落大意:在战友们的配合下,董存瑞穿过敌人的火网,忍着伤痛冲到桥下。
四、完成《作业 本》第3、6题。
第3课时
一、齐读前三段。指名回答;前三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讲读第四段。
1、默读第四段,想一想:董存瑞是怎样炸毁暗堡的?找出课文里的话读一读,再想想说明了什么?
2、讨论交流。
神态
动作
语言
说明
昂首挺胸
像巨人、坚毅
站、托、顶、拉、眺望、说
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勇于牺牲
献身
(1)课文为什么用“万分紧急”来形容当时的形势?(冲锋号已经吹响,如果不及时炸掉暗堡,将给部队带来很大的伤亡。)
(2)董存瑞非用手托住炸药包不可吗?用别的办法行不行?(不行,因为河沿、河床上放炸药包都不行,只有用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才能万无一失地彻底炸毁暗堡。)
(3)什么叫“钢铸”?为什么把脸上的神情比作“钢铸一般”,又为什么把董存瑞比作“巨人一样”?(联系这些关键词和比喻句启发学生思考,体会董存瑞面临牺牲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4)最后,董存瑞“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这表达了董存瑞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表现了董存瑞向往胜利、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说明他是为了建立新中国的崇高理想而牺牲的。指导学生理解“眺望远方”的深刻含义,指他仿佛看到了革命的胜利,看到了新中国的未来。)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概括第四段的段落大意:董存瑞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自己壮烈牺牲。
三、讲读第五段。
1、齐读第五段。
2、讨论:文章主要是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为什么还要写这一段?(从结构上讲,有了这一段才完整;从内容上看,这一段是事情的结果,强调说明董存瑞在这场战斗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托起的炸药包发出了巨大的威力,董存瑞扫除了前进的障碍,开辟了杀向敌军司令部的道路。)
3、概括段意:董存瑞开辟了道路,战士们英勇杀敌,解放了隆化城。
四、联系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个课题中,“舍身”是什么意思?(舍弃生命。)
2、联系全篇内容,想一想,为了炸暗堡,董存瑞宁愿“舍身”,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品质?(学生讨论回答。)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全文。
2、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
1、《作业 本》第4题。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运用课文内容造句,至少两句,可以多写。
教学后记
在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启发学生想象: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使董存瑞不牺牲自己而炸掉暗堡,在学生想出不少办法后,引导他们明白董存瑞舍身的重要意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谁不说咱家乡好
- 难忘的一次生日
- 改选班长
- 秋天的树叶
- 读《军旗飘飘》有感
- 四季(诗歌)
- “天书奇谈”,谢谢你
- 我喜欢
- 说“成功”
- 一次激烈的足球赛
- 田园一游
- 感恩信
- 羊寨桃花园一游
- 我的手机
- 妈妈,谢谢您
- 寄生地主制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 中国鸦片问题文献及研究述评
- 毛泽东反右思想的萌芽
- 浅析秦汉丧葬制度体现的等级现象
- 用地域文化拓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刍议
- 略论程朱理学与南宋教育的关系
- 从清末洋务史看中国强国御侮思想
- 侗族社会生活中音乐的地位与作用
-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 战后日本町内会废止过程
- 象征人类学视野下的小河墓地遗物分析
- 传统善堂善会在清末的社会影响力
- 英国工业化时期的铁路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 吉林乌拉打牲文化特点探析
- 民国初年袁世凯与国会制宪权之争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花之咏》课文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 《游园不值》教学札记
- 《我们的手》课文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一双手》课文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手上的皮肤》教学设计
- 《一双手》教学设计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我们的手》教学设计
- 《一双手》教学设计
- 《我们的手》教学设计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