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1
23 关怀
23 关怀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照正确笔顺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
3、感悟周总理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体会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是重点,感悟课文是难点。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周总理的资料。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新课
1、 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
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周总理的课文,板书“关怀”。
(二) 初读课文
1、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 再度课文,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3、 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 指名读课文,全班参与评议。
(三) 学习生字
1、组自主识字。
2、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怎样记住的。教师巡视。
3、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怀 周 恩 察 握 镜 段 朗 聚 神 灿 烂 幸 福“恩段神灿烂”的韵母是前鼻音,“镜朗幸”的韵母是后鼻音,“周察神”的声母是翘舌音,指导学生把这些生字读准确。
4、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启发学生多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① 熟字加偏旁认记:怀恩握灿烂② 熟字去掉学过的偏旁认记:察③ 熟字换偏旁认记:神④ 编顺口溜或猜字谜的方式识记:“竖撇横折钩,内藏土和口;翻开百家姓,这姓就是周。“每一口人都有田,表示生活喜连连,家家户户过大年,把它倒贴门上边。
5、巩固识字① 多种形式练读,反复与生字见面。② 小游戏,考考你。③ 小组合作学习,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熟读课文
(四) 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明之处。
2、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疑问,小组内汇报。
3、全班交流。
4、再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或上下文理解“视察、聚精会神”两个词语。
5、分小组朗读,理解感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周总理对少年儿童的关怀,指导读出对周总理的热爱、怀念之情。
(五) 拓展活动讲关于周恩来的故事。
(六) 作业 通过阅读课外书、向别人请教等途径,搜集关于周恩来的事迹。
(七)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正确书写生字,巩固生字教学过程 :
(一)复习
(二)识字写字
1、 读生字所在的词语,新词所在的句子。
2、 出示生字小黑板,(灿 烂 怀 神 边 这 进 道),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字应该怎样写?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3、 全班交流。“灿烂怀神”四个字为左右结构,“边这进道”属于同一偏旁,是半包围结构。
4、 指导书写。
(1) 同桌两个互相讨论,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半包围结构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2) 师生共同总结,同时教师进行板书。
(3) 学生进行书空练习,提出疑问,同学之间共同学习。
(4)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字,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写好走之旁。
(三)巩固生字
1、 形近字比较识字坏——怀 力——边 文——这 首——道 因——恩 兰——烂 伸——神 井——进
2、 形声字识字兰 边 着 进 到蓝 变 这 近 道烂 遍 今 刀
3、 口头组词。
(四)背诵课文。
1、 学生自己读课文,画出可以看出周总理对小学生十分关怀的句子。
2、 反复读课文,说说你对周总理的印象。
3、 分小子竞赛读,比比哪一组读得流、利有感情。
4、 指导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五)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六) 总结布置作业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祖国母亲我想对你说
- 郊游五部曲
- 狮子和老鼠
- 大象的传说
- 坏人
- “梦想”,“渴望”
- 追梦
- 运动会记事
- 春是什么颜色的
- 壶嘴的盖子
- 坐过山车
- 蚊子的自述
- 一次有益的扫墓活动
- 一件“丑事”
- 家乡的“小装饰”
- 我国OFDI促进国内技术的实证分析
- 浅谈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变革与藏族“新文学”的兴起
-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研究
- 三大主流国际关系流派对安全的认知与实践途径
- 论中国企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条件
- 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研究
- 基于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五禽戏习修
- 读巴菲尔德《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
- 劳工标准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研究综述
-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现状及财务整合风险分析
- 中国百货商场的转型探讨
- 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看领导决策
- 基于回归模型分析的快递服务业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 浅谈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中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外部环境分析
- 《咏柳》问题探讨
- 《燕子》说课设计
- 《燕子》其它杂项
- 《燕子》问题探讨
- 《燕子》课文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教学札记
- 《咏柳》教学设计
- 《燕子》问题探讨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问题探讨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