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8
倔强的小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2、继续训练通过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曾经”“终于”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通过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二万五千里长征,导入
新课。
为了北上抗日,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两年的长征,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纵横11个省,翻越了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粉碎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使红军失去了千千万万坚强战士,以敌人失败、我军胜利而告终。我们今天学的课文,讲的就是在红军过草地时,发生在一个小红军和一位首长身上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三、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陈赓同志遇到的小红军是什么样子的?
四、默读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思考问题。
1、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的?
2、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红军的倔强?
五、讨论交流。说说陈赓为什么要这样做,小红军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从中体会小红军的倔强。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至十自然段,特别要读好描写小红军言行的部分,读出小红军的倔强、可爱。
七、默读第十一至十五自然段,思考问题。
1、陈赓为什么要这样做?
(1)调转头,向来的路奔跑起来。
(2)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2、“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陈赓“调转马头、奔跑起来”说明他已意识到小红军有因疲惫、饥饿而死亡的危险。“狠狠地打”表达了陈赓深深自责、十分悲痛的心情。他明白了:让小红军骑马,他为什么不肯骑;要同他一起走,他为什么找借口不肯和陈赓一块儿走;给他青稞面,他为什么不肯接受,说自己的比陈赓的还多……
八、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是从哪些内容当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
(明白了小红军很倔强,一心为别人着想,即使自己因过度疲惫、饥饿而死,也不拖累别人。)
九、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陈赓对这件事十分动情,终生难忘?(“深情”“回顾”“往事”)
十、各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十一、作业:
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书写生字新词。
三、指导用“曾经”“终于”造句。
1、出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体会用法。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2、练习用“曾经”“终于”写句子。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整体把握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小红军倔强、一心为别人着想;陈赓关心、爱护小红军,小红军牺牲了,十分悲痛,深深自责。
2、注意感情的变化,读好对话。
3、抓住重点句段进行指导。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作业:
1、书写生字词,带有生字的生词要能默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大山的悲剧
- 救生衣的远景图
- 与贫困山区的少年对话
- 我的家乡在远方
- 黑洞奇遇
- 假如爸爸去世啦!
- 纸上的世界
- 挥着翅膀的女孩
- 第二个“鲁滨孙”
- 永远想念您
- 地球2诞生记
- 糊涂姐妹两
- 竞争中的文具
- 飞天扫帚
-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育人功能
- “比较法”在词句教学中的运用
- 论苏轼的以诗为词
- 林语堂 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爱
- 中国传统价值没有过时
- 品读文学作品渗透财商教育
- 谈如何提高高校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 拥有“足觉”方为知足
- 依“法”解题,使数学变得简单
- 小学美术人物画的表现手法
- 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大策略和建议
- 车上的人,车下的人
- 对语文科技文教学的思考
- 探析电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品味墨家 爱的层次
-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教案教学设计
- 《风》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 《走进格言宝殿》—六年级语文毕业复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假如我会变 教案教学设计
- 《做什么事最快乐》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 小学教科版语文第二册复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画风》 教案教学设计
- 《美丽的丹顶鹤》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
-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案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下册语文《隔窗看雀》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 德育时时处处从我做起 教案教学设计
- 《小乌龟找工作》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