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5
阅读理解--父亲的弟弟
阅读理解--父亲的弟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1.为什么于勒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惟一的希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家里人”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中“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这句话,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它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上文后,你认为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因为接到于勒的两封信后,全家认为他一回来就能改变家里生活困难的境况。
2、表现了“家里人”对尽快过上富裕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向人夸耀的虚荣心。
3、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将该句上一句话也抄上的不扣分。
4、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只要紧扣选文内容,言之成理,就可给满分;有观点,但理由不够充分的,酌情给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心中的太阳
- 秋
- 我现在读书很烦
- 西红柿的自述
- 我的一家
- 文明礼仪
- 六十年
- 生命
- 在有风沙的日子里
- 读书
- 爸爸
- 老鼠
- 小乌龟
- 童年
- 动人的一幕
- 如何打造西充旅游文化
-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 浅析社会交换视角下互联网企业的整合路径
- 基于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海外工程项目财务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
-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比较谈
- 从善良人的大宪章到犯罪人的大宪章
- 汉中地区住房结构经济性分析
- 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研究
- 基于国家政策和市场趋势下的乡村旅游规划方向
- 微课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论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
- 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模式
- 安阳市市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之对策探讨
- 《争吵》问题探讨
- 《争吵》教学札记
- 《争吵》词句教学
- 《争吵》教学札记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材理解
- 《检阅》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板书设计
- 《争吵》教材理解
- 《争吵》问题探讨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