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8
《小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且会写4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
教学难点: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
教师范读。
2.
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
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
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
朗读反馈。
6
.练习背诵。
五、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3、观察字形:
廷:半包围结构,先写“壬”,再写建之。
4、师范写,学生书空。
5、引导学生口头组词。
6、描红,练写。
六、课外拓展
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诗人看见了,把它写成了诗。那你们能不能把看到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下来呢!
七、板书设计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梦
- 辉煌轨迹——国庆60周年
- 最真的色彩
- 生命只有一次
- 从秋忙春忙到全年忙
- 安全社会
- 爱国——国庆60周年
- 唱响六十年,情系新中国——国庆60周年
- 国亲60周年
- 青石·小镇
- 读《詹天佑》有感
- 亲亲热热一家人
- 淡淡的
- 给我一片天空
- 北川大地震
- 日韩举行财长对话探讨恢复两国间人事交流
- 李稻葵:中国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2050年GDP是美国3倍
- 詹姆斯·西蒙斯 华尔街另类股神
- 共同社“中国游客‘扫货’让日本扭转旅游赤字”
- 厉以宁:新常态下要敢于投身竞争
- 范德比尔特家族 三代而衰
- 税务总局放宽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扣除口径
- 卡马特:被任命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任行长
- VIE架构360度解析:本质及利弊
- 三部门通知开展商业健康险个税政策试点
- 互联网农业,能解决 食品安全问题吗?
- 《亚投行章程》出炉 法定资本千亿美元
- 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窘境
- 国务院批转《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 打造“消费化员工体验”正成为趋势
- 《云南的歌会》课文
- 《吆喝》教学设计
- 《端午的鸭蛋》教学札记
- 《端午的鸭蛋》教材理解
- 《端午的鸭蛋》练习设计
- 《吆喝》教材理解
- 《端午的鸭蛋》说课设计
-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 《吆喝》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说课设计
- 《端午的鸭蛋》课文
- 《云南的歌会》练习设计
-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 《吆喝》教学设计
- 《吆喝》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