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8
《要下雨了》教学札记
《要下雨了》与前面学过的课文相比,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而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白兔是怎么知道下雨了。为了完成这一重点教学任务,我没采取以往的讲解分析的教学方法,而是用读一读的方式去试着解决重点问题,效果较好。
在课前预习时,我提出预习要求凭借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课堂上,要求学生读课文找出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时感受难受的句子,并找出小白兔都看见了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说了些什么话?因为学生有课前预习的基础,很快就完成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就设置悬念: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耳听听,亲眼看看,感受一下小白兔看到的这些情境呀?学生情绪高涨。于是,我说:请同学认真读一读,小燕子、小白兔、小鱼、蚂蚁说的话,待会儿让同学扮演这些小动物读一读它们的对话。
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开始读课文了。边读边模仿着小动物的语气和动作。大约五六分钟以后,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要求扮演这些小动物。于是,我选了一组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分角色朗读。读时“小演员”虽然没有把各自主人公的语言表达得很真切,但对小动物的动作表演得很好。我就针对这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座位上的“小观众”以掌声给“小演员”鼓励。同时教师稍加点拨:记住表现每个小动物行为不同的语气。学生的兴趣很浓,都在认真地领会这些小动物的不同语气,只见每个学生都充满好奇心,摆着不同的姿势读起来了。我接着又选了一组“小演员”,他们“表演”得可真是淋漓尽致,小白兔的好奇,小燕子捉虫子时的忙碌,小鱼游出水面时的急促,蚂蚁搬东西时的匆忙都充分展现。这组学生演完之后,同学们都想表演。我为了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又分四人小组进行了“表演读”。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于是我就势而问:“谁能说说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小手纷纷举了起来,经问得知: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部理解了。
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中,适当地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用形象去感知,用语言去领会更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种形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比教师口干舌燥地讲解收益大得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掌声响起来
- 上学路上
- 当前大学生的“毕业扔”
- 我们曾经,很快乐
- 我因妈妈而自豪
- 留在我记忆深处
- 五彩缤纷的世界
- 爱在细微处
- 那一次,很满足
- 计算器事件
- 姐弟之间的“战斗”
- 遭遇“老外”
- 我的外婆
- 感动14岁
- 永远的校园
- 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的构建
-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干预
- 全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微管理的思考
- 民办高校书院制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初探
-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探索
- 浅议士官院校“双师型”教员队伍培养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 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分析
- 中小学体育风险控制调研思考
- 论视觉文化语境下区域电影的新发展
- 浅谈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 刍议跨学科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 新常态下培育高校创业文化的思考
- “慎独”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对策
- 《回声》教学流程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二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二
- 《掌声》教学设计二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一课时二
- 《掌声》教学设计三
- 《活化石》教学设计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一课时一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一
- 《掌声》教学设计一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二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二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一
- 《掌声》教学设计五
- 《掌声》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