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7
《小壁虎借尾巴》片断赏析
这是在课文快结束的时候:
师: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举手提出自己的问题.)
生1:为什么小壁虎要把自己的尾巴挣断呢?它不疼吗?为什么不叫其他动物帮忙?
生2:为什么壁虎妈妈叫小壁虎“傻孩子”呢?~~~~~~~~~
孩子们的话音未落,有几只小手已经举起,“老师老师,让我来告诉他们!”还有一些孩子正在下面嘀咕,看来对问题孩子们的兴趣蛮大的。本想就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是妈妈对孩子的昵称,突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何不借此机会,开展一次小小辩论会呢,看看时间也还充裕。于是,亮亮嗓子,“孩子们,你们说说小壁虎是个傻孩子吗?”是!不是!声音嘈杂。“这么说谁也说服不了谁,咱们就来辩论辩论,拿出你的理由说服大家,行吗?”“行!”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小小辩论赛。孩子们又新鲜又激动。经过几分钟的准备之后,小辩论开始了:
生1:我觉得小壁虎是个傻孩子,因为它在向牛伯伯,小鱼姐姐、燕子阿姨借尾巴时,都不回头看看自己的尾巴到底怎么样了。
生2:我不同意,因为小壁虎在蛇咬住尾巴是会挣断逃走,多聪明啊!
生3:小壁虎不傻,你们看,它在尾巴断了之后会向朋友们去借呢!
生4:我也觉得小壁虎不傻,它向小伙伴借尾巴是很有礼貌,叫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
生5:我跟你们说,小壁虎有点傻的,那尾巴本来就会断的,可小壁虎爬了这么多地方都没发现自己的尾巴在长?
生6:可能它断了尾巴心里难受,就没看。
生7:可能它觉得没有尾巴太难看了,不想看~~~~~~~~~
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我在旁一边听着他们精彩的发言,一边点头微笑着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看着我鼓励的模样,他们说得更起劲了,我几乎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最后尽管没有宣布辩论的结果,但是这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从孩子们的脸上我看到的是热情。
一个本来几句话结束的问题,却几乎花了半节课的时间,值得吗?其实,很庆幸自己没有滔滔不决地讲述,而是顺沿孩子们的兴趣,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话题,并创设具体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让它成为学习的新起点。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互动的,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教师也以学习伙伴的身份来到学习中。
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甚至我想,要是在课一开始就准备这个辩论会,相信我们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学习。第斯多惠说过:知识不应该灌输给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我们课改中最响亮的呼声。课堂上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必须善于驾驭学生的主动性,并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梦
- 九月,充满芬芳
- 凌乱的寂寞
- 埋葬你的爱
- 喜欢,海……
- 酷夏感怀
- 沁园春
- 悲伤的遗忘
- 葬泪
- 理想与现实,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凌乱的寂寞
- 心的倾诉
- 双调·庆东原
- 等你回家
- 仙吕·醉中天
- 论宋型文化视阈下的宋代文体学
- 济运护漕与清代的水利治理
- 计算机劝导技术的伦理审视
- 论经济学与医学的共性和差异
- 大数据时代政府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
- 出口贸易与制度变革
- 比较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析
- 从朱光潜画论看他艺术观的中国本位
- 论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及其对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的启示
- 20世纪20年代东北地方政府的移民政策及其成效
- 国家变迁的财税法观察
-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和规范改革
- 论流动人口发展权及其保障途径
- 消费主义、欲望生产与“世俗中国图景”
- 慈善绑架问题及其防治
- 《动物过冬》习题精选
- 动物过冬珍闻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二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三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六
-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动物过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四
-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七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一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五
-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