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1
《两只小狮子》教学札记
教后反思: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懒狮子和小树的对话,刻画了一头怕吃苦、想依赖的小狮子,并借狮妈妈意味深长的话语告诉孩子们只有勤学苦练,拥有真正的本领,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自己感觉对这篇课文,我还是吃得比较透的。
主要设计思路是:通过取名字这一环节,引导孩子把握故事人物——两只小狮子的主要特点,拉近孩子们和文本的距离。然后通过“他们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吗?”这一主问题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体会懒狮子之所以不学本领的心理根源以及狮妈妈对孩子的担心和希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较好,这可能得益于复习环节的趣味性设计、学习内容不同于课文的呈现方式,主问题的设计还是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的。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啊!
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一种直感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然后对教学预设作出相应的随机调整。这种课堂策略当然受教师敏感度和经验度的影响,我在这方面明显是欠缺的。
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一年级的孩子,对名字包含一定意义、简洁上口这两个特点和名字与称呼的区别都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让他们初读课文后找到人物的特点并不难,但要将之转化名字这种形式,可能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因此,在课堂上,我费了较多的时间,还是不能引导学生自己想出比较合适的名字,有点生硬灌输的味道。
2、朗读得多,但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如请孩子劝劝懒狮子就是一个挺好的训练点。
3、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老师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合作读读、演演的环节没能充分展开,非但不能体现原本指导比较细致、有步骤的特点,反而让学生觉得很仓促,导致实效性不强。
4、对待那个“冷不丁”冒出来的不同的声音,我的处理,虽然从整体上是对路的,但方法上显然是拙劣的。如果我能更宽容一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如:“哦,你的思维真活跃,像孙悟空坐上筋斗云一样,一下子跳那么远去了!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话题说完呢!你再耐心等等,认真听听,我们等一会儿再听你的高见,好吗?”或许孩子能在淡淡的诙谐和轻松的微笑中领会老师对他的肯定与建议,课堂的气氛也许会更活跃写些,他也许会更好地倾听他人的发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静走校园
- 祖国,我们的家
- 泡沫幻影
- 祖国巨变60周年
- 校园交响曲
- 和大自然对话
- 幸运的我
- 生活中,不要绝望
- 我爱祖国,我爱学校
- 雾
- 中国,我为你骄傲
- 夜深了
- 我爱我的祖国
-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 家乡之变
- 探究财务会计核算风险与防范措施
- 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思考及发展方向
- 高等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 国有企业员工退出机制及法律风险研究
- 探究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
- 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薪酬满意感的分析
- 浅析6S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
- 浅析网络会计与内部控制
- 浅析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 论国有企业如何解决技能人员效能低下问题
- 探究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分析
-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富饶的西沙群岛》片断赏析
- 《富饶的西沙群岛》练习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
- 《富饶的西沙群岛》片断赏析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材理解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片断赏析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