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黄山奇石》片断赏析
《黄山奇石》一文中,重点讲了四块奇石,一是“猴子观海”、二是“仙人指路”、三是“仙桃石”、四是“金鸡叫天都”。现在的人教版中,前三块奇石都配了插图,只有“仙桃石”没有插图,怎么办呢?用幻灯吧,效果不好,既不清楚,也没有好的幻灯片。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主意:请同学们看看,这本书的编辑叔叔好像忘了给哪块奇石配插图了?结果这个问题抛出去后,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很多小手都举了起来,有的说是忘了给“仙桃石”配插图,有的说是忘了给“天狗望月”,还有的说是忘了给“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学生看来是不糊涂的,可一下子又讲了另外几块不是重要的奇石也该配插图,那又如何是好呢?我又趁机引导:你们再仔细看一看,讨论一下,应该给哪一块配插图好?为什么?终于,有个学生发现了,说:应该给‘仙桃石’配好。
因为,前面几块都作了重点介绍,后面是简单的介绍,重点介绍的三块奇石都有了插图,所以我觉得是给‘仙桃石’配插图好。“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同意。”看来事情好解决了。于是,我又趁机引导:那么,你觉得这块奇石该怎么画好呢?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找,你觉得哪几个词要画出来?谁来试试看?嘿,又有好多小手举起来了。
“这样吧,先请大家先读,然后自己画画看。”最后,我请了一位学生上来画,然后,又从课本中,联系“形态逼真”、“恰好”这几个词来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竟然激活了。我真是高兴。
反思: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其情景(境)性特点,我们面对许多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各种随机性偶然性变化,这些变化和情况是具体的确切的并且是不能回避的现实,它要求我们必须作出某种判断和选择。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启发者、咨询者的角色。
教学创新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团队的形成。归根结底,意味着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得到转变:从单纯道德说教转变为确立人格楷模,从灌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共同建构知识,从提供标准答案转变为共同寻求新知。
在这节课里,我自己感觉到,如果一味地传统的方式来利用幻灯,播放幻灯,然后再让学生看幻灯,或许学生只会发出几声对画面的惊叹声,除此之外可能不会对这节课留下任何印象,可是,我这样一来,不但让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而且也起到了动手的能力,在一读、一找、一画中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真像新课标中提倡的那样: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时要注重学习领域的综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梦想”,“渴望”
- 追梦
- 家乡的“小装饰”
- 狮子和老鼠
- 蚊子的自述
- 壶嘴的盖子
- 坐过山车
- 大象的传说
- 一次有益的扫墓活动
- 运动会记事
- 一件“丑事”
- 坏人
- 春是什么颜色的
- 祖国母亲我想对你说
- 郊游五部曲
- 浅谈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读巴菲尔德《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
- 三大主流国际关系流派对安全的认知与实践途径
- 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看领导决策
- 中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外部环境分析
-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现状及财务整合风险分析
- 论中国企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条件
- 我国OFDI促进国内技术的实证分析
- 中国百货商场的转型探讨
- 基于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五禽戏习修
- 劳工标准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研究综述
- 浅谈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变革与藏族“新文学”的兴起
- 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研究
- 基于回归模型分析的快递服务业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研究
- 《燕子》其它杂项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问题探讨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课文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教学札记
- 《咏柳》教学设计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问题探讨
- 《燕子》教学札记
- 《燕子》问题探讨
- 《咏柳》问题探讨
- 《燕子》问题探讨
- 《燕子》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