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7
《山行》诗人简介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金鱼
- 笑对人生百态
- 城市美容师
- 儿时的回忆
- 作家的烦恼
- 冷?
- 龙宫洞
- 城墙口的树林
- 走过秋季
- 夏
- 我的读书故事
- 闪闪的夜明珠——水景公园
- 感恩黑暗
- 父母的爱
- “包公”审案
- 服装专业“厂中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实践探讨
- 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证概述
- 中国制造升级发展背景下的新机遇
- 我省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
- 物理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 浅谈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 我国贷款公司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
- 现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训体系存在问题探讨
- 网络环境下服装市场营销的策略调整探讨
- 高职院校经济金融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 分析法在证明问题中的应用
- 学好会计的三个关键因素
- 基于移动SNS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 关于现代酒店营销模式的若干思考
-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 西师大版《饮湖上初晴后雨》
-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材理解
-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 《望天门山》课文
-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