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0
《看雪》教学札记
课堂演绎正接近尾声,今天上的是《看雪》一文,讲的是台湾的小朋友很难看到雪,他们很想到北京去看一看真的雪,课文通过台湾小朋友和他们的北京老师的对话,向我们传递着大陆与台湾是一家的信息。虽然美读也读了,积累也做了,课文也理通理透了,但当我激动万分地讲着:台湾和我们中国大陆虽然现在是分开的,可台湾的小朋友、台湾的人们是和我们在一起的,台湾是我们中国的宝岛,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孩子们的反映竟然是这样的平淡,甚至是无动于衷。我茫然。
茫然归茫然,课还是要上下去的,于是我点出了为了增加孩子们对台湾的了解,喜欢台湾而安排的台湾风光图欣赏这一环节。
第一张——“台湾神庙”,“哇~~”孩子们发出了轻轻地赞叹声,或许是觉得蛮新奇的吧;第二张——“台湾日月潭”“哇~~”孩子们又发出了轻轻地赞叹声,这次或许是因为湖水的美吧;第三张……当点击出“阿里山神木”时,在杂乱的赞叹声中,竟有人说:“老师,我知道的。”寻声望去,一只小手高高地举着。要让他回答吗?我的教案里没有这一环节呀,倒是下面还有不少生字要抄写呢!
“你……”。我刚想说你下课再讲给我们听,但目光一接触到他那渴望的眼神、高举的小手,我真的不忍心,“请你给我们说说看。”在迟疑了一秒钟后,我说道。
那小男孩高兴地站了起来,为我们述说了一个神奇而感人的故事。
从前,在福建和台湾之间有一座山,山上住着母女俩。有一次,一个妖怪闯进村子里横行霸道。女儿决定去把妖怪除掉。最后女儿射出两箭把妖怪射死了。突然这座大山一分为二,妖怪也从悬崖上掉下去了。母亲站在一边的武夷山上盼望女儿回来。最后母亲变成了一块石头,女儿站在阿里山上也盼望着母亲回来,天长日久她变成了一棵阿里山神木。
听完故事,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是被故事的神奇吸引了吧,是被故事的感人震撼了吧!看得出孩子们对神木母子的分离非常伤感,我也知道孩子们对台湾的了解和感受上升了一个层面。我也被神木背后的故事感动了,“谢谢你为我们带来了这个生动的故事”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掌来。教室里掌声如潮……
没有想到一秒钟的抉择,竟给课堂带来如此的精彩!我庆幸自己在一秒钟内做出了这个正确的选择。其实课堂上“不合时宜”高举的手有很多,别看他似乎与你正常的教学流程“逆流而行,其实背后隐藏的价值是无法预测的。多做几个这样的一秒钟,相信我们的课堂会更精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录像
- 清晨
- 扫地
- 母爱的力量
- 可怕的梦
- 洗碗记
- 一次采集标本的活动
- 未来的书包
- 给母亲的一封信
- 美丽的秋天
- 深秋的街道
- 可怜的小狗
- 看展销会
- 映日池
- 做家务
- 简述鹤岗市东北解放战争军工基地
- 民国西康师范教育发展启示
- 民国时期北京使馆区历史简述
- 北宋东京城的夜市
- 20世纪30年代广西新桂系土地改革研究
- 水文化内涵探析及学科体系建设
- 家族历史:填补超越“字辈”的信息
- 浅谈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科学管理与保护
- 徐《小腆纪年附考》的写作目的及其史料价值
- 弘扬传统文化 塑造健全人格
-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职工素质的意义
- 布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探究
- 黑河对俄边境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解析泰山文化中的崇山理念
- 泸州龙桥成因考
- 《凡卡》教学札记
- 《凡卡》教学札记
- 《凡卡》教学札记
- 《凡卡》教学札记
- 《凡卡》其它杂项
- 《种子的梦》教学设计
- 《种子的梦》课文
- 《凡卡》教学札记
- 《种子的梦》教学设计
- 《凡卡》其它杂项
- 《凡卡》教学札记
- 《凡卡》课文
- 《凡卡》教学札记
- 《凡卡》作者简介
- 《凡卡》其它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