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坐井观天》说课设计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根据课文内容,说教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联系插图,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猜猜生字的意思。如“观”“答”“别”“弄”等字可用此种方法;再看插图理解,例如“观”(看的意思),图中指谁坐在井底观天?(青蛙)又如“沿”,可以通过插图“井沿”理解。最后用查字典检验字义。
识字是理解课文的基础,理解字义是识字的关键。通过“联系上下文猜义-看图解义-查字典证义”是理解字义的一种好方法。
2.初读课文,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再让学生认真观察两幅插图,说出图意:(1)小鸟站在井沿上,望着井底。(2)小鸟和青蛙在谈话。最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回答:小鸟和青蛙在说些什么?
“轻声读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观察插图”,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读回答”,这是第二次的读,既理解内容,又能概括主要内容。
3.角色朗读,辨别是非,揭示寓意。这篇寓言以话为主,引导学生同桌和分组分角色有表情朗读,注意标点符号的语气。再让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为了“天的大和小”)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鸟说的对,从“飞了一百多里”看出;青蛙不对,从“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看出)然后讨论:青蛙错在哪里?(错在它生活在井底,看到的地方很小(有限),人家告诉它,它听不进去(很固执),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最后讨论:你读了这篇寓言想到什么?(有的人明明自己所见有限,还以为自己是对的(所见很广),这是不对的)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通过分角色朗读,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辨别是非,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揭示寓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
从识字、朗读、理解到揭示寓意,都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方程式
- 《游子吟》故事版
- 凄苦的美
- 我爱海滨长廊
- 风景二则
- 我尊敬的人
- 读后感《中国的孩子在世界上有竞争力吗?》
- 家乡的变化
- 我的小闹钟
- 打羽毛球
- 我的奇幻漂流记
- 美丽的校园
- 那一个人间天堂......
- 美丽的牡丹
- 那次真不应该啊......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与思路分析
- 青岛地名小考
- 梅洛―庞蒂的现象学马克思主义
- 高等院校就业优先战略研究
- 以资源税配套改革推动资源品价格市场化
- 毛泽东与山西抗日
-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提高银行业竞争程度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
-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建构
- 从湖南《大公报》看军阀统治下的端午节(1917―1926)
- 浅析满蒙联姻与喇嘛教对蒙古族的影响
- 信息化形势下高职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 清代黑龙江财税管理状况略论
- 新农村建设影响下的秦东婚俗新变化
- 语境顺应论关照下的口译与口译教学
- 《刻舟求剑》说课设计
- 《他发明了什么》课文
- 《郑人买履》相关知识
-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 《迟到》教学设计
-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 《迟到》说课设计
- 《郑人买履》课文
-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 《迟到》说课设计
- 《刻舟求剑》教学札记
- 《刻舟求剑》课文
- 《刻舟求剑》片断赏析
- 《迟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