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四季》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四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并且四幅插图艳丽,是一篇适合朗读且体现新课标合作学习为主的,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教材。
根据本课特点及语言特色,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在读中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分析、自己解决问题、表达情感,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2、儿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整个过程以孩子们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培养他们主动观察,团结合作的精神。
3、为适合低年级儿童特点,采用激情导入法、游戏法、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4、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选择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
一、课题的导入
1.边播放音乐边朗读诗:
秋天到,秋天到,
园里果子长得好,
枝头结柿子,
架上挂葡萄,
黄澄澄的是梨,
红彤彤的是枣。
2.启发谈话
儿歌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一年中除了秋季你还喜欢哪个季节?
根据回答,相应板书:
春
夏
秋
冬
3.揭示课题:
小朋友这么喜欢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性,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小朋友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四季》(板书课题)
二、对课文进行感知性阅读:
提出要求:
1.请小朋友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自己指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个别小朋友来读。教师及时地正音,并且鼓励。
三、图文结合,边看图,边读诗,边了解四季的特征。
1.教师提出要求,以小组的形式来学习。
(1)请每个小朋友在组里读读诗。
(2)看看图上画着什么?想想诗中告诉我们什么?
(3)组里小朋友互相说说,你怎么知道诗中说的是哪个季节?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情况。
提问:
请每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学这节诗的?(注意引导抓住描写四季特征的词。)
板书:春:草芽尖尖
夏:荷叶圆圆
秋:谷穗弯弯
冬:雪人顽皮
3.抓重点词,指导朗读。
诗中把四季的特征描写得那么生动,春天草芽是尖尖的,夏天的荷叶是圆圆的,秋天,金黄色的谷穗成熟,挂在枝头弯弯的,冬天大雪纷纷扬扬,堆起个雪人,那顽皮的样子多么可爱。而且诗中都是以说话的形式来表现,如草芽对小鸟说:“……”让我们感到亲切。课文该怎么读呢?请小朋友试着读,如果能适当地加些动作就更好了。
4.生动表演,加深记忆
把文中四幅插图贴在黑板上,给每组小朋友发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特征有关的头饰,结合挂图,进行表演。
四、扩展知识,进行语言训练
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收集有关四季的图片,通过图片和你对四季的了解,你还知道四季有什么特征?能否也用文中形式来说一说?
五、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供电局的夏夜广场
- 理发
- 自由
- 开学第一天
- 铅笔
- 文具盒
- 中国真棒
- 秋风是什么颜色的
- 美丽的校园
- 我该怎么办
- 美丽的愿望
- 自选商场
- 瓷猪
- 奥运结束
- 看奥运开幕
-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
- 浅谈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 论医院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
- 浅谈龙门山石灰石矿云中寺排土场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治理
- 双低油菜秦优10号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 关于新时期我国的食物安全和农业科学发展
- 浅谈从南海地名词汇看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 浅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快乐生成
- 如何上好数学课
- 煤层气开发经济模型
- 关于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技能的有效性分析
- 关于完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途径
- 浅谈红富士苹果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一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七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四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三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八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四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
- 《雪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 《自己去吧》
- 《雪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 《雪地里的小画家》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