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的意思。

2引导学生认识秋天景物特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秋天的景象。

课前准备:观察校园里的景物

教具准备:挂图等

预习要求:自读课文,想想课文描写了秋天哪些景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读下面的词语,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渐渐

一群

大雁

往南飞

它们

熟了

摘棉花

景象

2、导入:同学们,前一课老师布置你们观察校园里的景物,你们看到了哪些?它们有什么变化吗?(学生交流)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呢?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七课,生齐读课题:秋天

二、新授:图文结合,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意思

1、出示两幅挂图,提问;这两幅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要求学生用课文中一句话来回答。)

2、出示句子:啊!到处是秋天的景象。

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理解“到处”的意思。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看图(一)引导学生说说图中描绘的景象。

(2)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

(3)读后引导学生讨论。

(4)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变黄了”、“纷纷落下来”

(5)朗读第一自然段。

4、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1)看图(2)说说天空有些什么,它们是怎样飞行的?

(2)齐读第二自然段。

(3)读第一句,提问: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大雁向南飞,是南方的天气比较暖和,它们飞到南方过冬去。)

(4)读第二句说说它们是怎样飞行的。

(5)小结:天空中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地里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

5、图文结合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图说说地里的农民在做什么的。

(2)指名读第三段

(3)讨论: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写了什么?

(4)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5)教师小结后学生齐读。

6、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三、总结课文。

1、朗读全文。

2、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这篇课文,知道了秋天的一些景物特征。其实,秋天的景物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许多。希望同学们课后多看,多记,下一课我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天气

变凉

树叶

变黄

秋天

大雁

南飞

景象

庄稼

熟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水精灵
用电
给伊拉克小朋友的一封信
“三个和尚”的故事
爬山
一个爱管闲事的人
难忘的“第一次”
读《“诺曼底”号遇难记》——有感
我的理想
我的朋友-“聪敏”
校园一角
读《伤仲永》一文有感
有趣的义卖活动
珍惜绿色
梦之游
“中国梦”视域下我国电影的创新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政策的缺憾及修正
城镇化进程中文化的断裂与传承
经济学能超越价值判断吗
华北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期间基层政权建设述论
论汉代的倡伎与诗歌
家国模式与中国电影建构国家形象的话语修辞
“中国文化复兴论”与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的建构
论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经济的科学性
突发环境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困境及其化解路径
从两制关系看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明清传奇“写真”母题研究
我国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的具体路径及实践程度分析
宋代民间娱乐活动中的音乐表现及特征
城镇农民工就业的非组织化及其市民化约束
《出塞》教学设计
《夜莺之歌》教材理解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材理解
《出塞》说课设计
《出塞》教学札记
《出塞》教学设计
《出塞》教学札记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出塞》教学札记
《夜莺之歌》课文
《出塞》教学札记
《出塞》教学设计
《出塞》教学设计
《出塞》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