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5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札记
小学语文第四册《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扣。我揣思着:对小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所以,我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借史激“情”
要想让学生对周总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周总理的待人处事等细节入手,使学生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上这篇课文之前,我先利用活动课为学生们播放了有关周总理的记录片。在这些影片里,描述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参加革命后表现的沉着,机智,乐观的精神;从新中国成立后总理奔走于大江南北到他叱诧于国际外交风云中,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争取外交独立做出的贡献。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总理赫然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在观看记录片的同时,在情感上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情感互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亲近的人除了父母以外就是他们可亲可敬的老师了。尤其是小学生,对老师更是崇拜。以至于许多孩子把“这是老师说的”常常挂在嘴边。这又为我们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有利的因素。课堂上,老师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往往是互动的。在众多领导人当中,我本人非常敬佩周总理,我常常在观看总理的影片时激动无比,我常常为我们有一位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课前,我满怀激情地把我的这种感受和学生一起交流。我说:“总理的好是我们无法用文字去表达的。假如用老师的二十年时间换回总理的一年时间,我非常乐意。”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掌声。一群二年级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我意想不到的。很明显,学生在通过之前观看的有关总理的记录片,他们知道老师对总理的敬佩程度。学生完全和他们的老师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老师对总理的爱戴,尊敬成功地转移到学生的身上。
三、读文悟“情”
这篇讲读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第五自然段,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这篇课文主要表达总理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这是文章的中心。通过各种渠道的感情激发,以“情感的熏陶”取代“乏味的讲解”,能使学生跨越时间的隔阂,了解周总理的伟大,对学生突破课文各个难点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雪
- 小孔雀鱼
- 我家的咪咪
- 遐想
- 魔法岛历险记
- 风
- 与车同行
- 喜欢,不喜欢
-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 勇气
- 吹泡泡
- 观《5.12汶川不相信眼泪》有感
- 人在他乡
- 成长的烦恼
- 谢谢您,翟老师
- 苏联马克思主义:不是意识形态,与科学不相容
- 浅谈非全日制工程硕士论文阶段值得注意的问题
- 《财政学》通识课案例教学法刍议
- 医务人员满意度背景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探讨
- 浅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 论青少年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 班主任从保姆到参谋、班委从服从到计谋的转变
- 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及现状研究
- 辽宁中实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 国有企业岗位培训问题及解决措施
- 卓越金融人才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 试论公益性事业单位人事改革问题
- 新网络视角中的军校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策略研究
- 《丑小鸭》教学札记
- 《丑小鸭》教学札记
- 人教版《丑小鸭》
- 《丑小鸭》其它杂项
- 《丑小鸭》教学札记
- 《丑小鸭》说课设计
- 《丑小鸭》其它杂项
- 《丑小鸭》课文
- 鄂教版《丑小鸭》
- 浙教版《丑小鸭》
- 《丑小鸭》教学札记
- 《丑小鸭》其它杂项
- 《丑小鸭》电子教材
- 北师大版《丑小鸭》
- 《丑小鸭》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