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注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不能光想,你动动手做做看”的体会。
2、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懂得遇事不能广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动手做才能弄清事物真相的道理。
2、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
二教具准备
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当你遇到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动手做做看》,看看文中的伊琳娜是怎么对待不理解的问题的,对你可能有启发。齐读课题。
(二)回忆读懂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知道大概内容。
2、读阅读提示,做到心中有数。
3、带着问题读,逐一解答。
(三)学习新课
1、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是什么原因促使伊琳娜动手做实验?
(2)伊琳娜做实验的结果怎样?看到这样的结果她又是怎么做的?
(3)科学家朗志万明明知道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可他为什么说如放进一条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呢?
(4)你是否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并说出理由。
(5)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共同讨论。
(1)阅读课文,订正读音,“哄”是多音字。
(2)指名朗读课文,评读。
(3)理解词语。
奇怪:奇异,不平常。
哄骗:说假话骗人。
3、讨论交流思考题。
(1)是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一个奇怪的问题,让伊琳娜产生疑问,而妈妈的话又促使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
(2)伊琳娜做实验的结果与科学家朗志万说法不一样。看到这实验结果伊琳娜很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
追问:伊琳娜为什么生气?(认为朗志万是在哄骗小孩)
(3)科学家朗志万明明知道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可他却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朗志万这么说的目的是想让伊琳娜等小学生,遇事要动脑筋,不要广听别人的,要动手做一做,从实践中得出结论,而不是要哄骗伊琳娜等小学生。
(4)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理由是:实践出真知。科学家也是人,而不是神。
(5)学生甲:遇事不要慌张,要动脑筋。
学生乙:遇事不能光听别人的,还要自己亲自实践。
投影出示:(用幻灯片出示)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追问:为什么朗志万哈哈大笑地说?伊琳娜听了高兴地笑了?
(一方面朗志万的做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伊琳娜理解了朗志万的做法,因此他们都笑了。)
(四)总结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伊琳娜动手做了把金鱼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水照样溢出来这个实验)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姑娘来了
- 难忘的童年遭遇
- 我爱杨桃
- 胜似亲人
- 家乡的变化
- 小学生优秀多篇
- 参观世界生物展
- 科学爱眼,健康成长
- 挖地瓜
- 记忆中的趣事
- 病房里的宽容
- 三年后的大冲
- 樱花
- 春景
- 连心桥
- 从三教合流到批佛辟道:论张载对儒家宗教观的建构
- 话说集贤(下)
- 黑龙江省大事记(2014年5月)
- 鄂伦春族的历史贡献
- 南宋时期贵州水西马研究
-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护对策的分析
- 《孟子》的譬喻探析
- 索尔·贝娄成长小说研究的创新之作
- 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流程分析
- 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科学与公众的信任问题
- 试论孔子恕道与大学生人格之养成
- 两汉荒政措施的不足与局限
- 日本统治东北期间教育侵略罪证实考
- 从“贞惠”“贞孝”公主墓志看渤海国的女子教育
- 新时期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札记
- 《美丽的小兴安岭》练习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札记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札记
- 《美丽的小兴安岭》问题探讨
-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
-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札记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