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2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新词。
2.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感悟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师:喜欢认识新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他们就在我们今天的课文里。
2.揭示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检查生字读音。
⑴读带着拼音的生字新词。
⑵读不带拼音的生字新词。
三.自读自悟,合作研讨,感悟阅读内容。
1.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三个儿子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妈妈要向我们介绍介绍。听老师读读第1至6自然段,边听边动脑,找找三个妈妈介绍自己的儿子的句子。
2.交流:你都找到哪几句?生说,师板书。
3.把自己当成妈妈,读一读三个妈妈介绍儿子的话,读出妈妈的语气。
⑴和小伙伴一起练习。
⑵生展示读,师相机指导。
4.分角色朗读第1至6自然段。
5.自读发现:
⑴师过渡:三个妈妈说完话,打了水,就拎着水桶要回家了。在她们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自读课文第7、8自然段,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⑵交流反馈:
师: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水很重的?
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提水的感受,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品读这两段话,感受妈妈提水时的辛苦。
6.师:如果你是这三个妈妈,现在心里最希望什么?
如果你是这三个妈妈的儿子,你现在会怎么做?
让学生抒发自己心里的想法。
7.师过渡:她们的儿子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播放:三个儿子的表现。
⑴你看到了什么?此时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想说些什么?
(挖掘学生内心想法)
⑵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个儿子的表现的?在文中找找相关句子,并进行朗读指导。
8.师:三个儿子的表现旁边的老爷爷也看到了,老爷爷看了以后是怎么说的?
⑴找出老爷爷的话。
⑵指名读老爷爷的话;读后,师紧接着问:听了老爷爷的话后,你心里有什么不明白的?
让学生发现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9.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10.全班交流,提炼中心。
11.带着现在的感受再读老爷爷那意味深长的话。
四.拓展延伸。
1.你认为应该向哪个孩子学习?为什么?
2.谈谈今后如何孝敬父母。
⑴课件播放:歌曲《好妈妈》,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的做法。
⑵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3.在歌曲《好妈妈》中结束本节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兩中见真情
- 我的愿望
- 60周年庆典
- 拔河比赛中的声音
- 幽幽中华魂
- 怀念
- 夏日的山村
- 相信自己
- 浅谈幸福
- 树的自述
- 难道知足和上进一定是对立的吗?
- 妈妈的爱
- 辉煌60年
- 读书乃生命飞翔的羽翼
- 拥抱青春
-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 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论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方法与检验
-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 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
-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 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思路探讨
-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在旅游城市近郊农村中的分析
-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
- 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策研究
- 《路旁的橡树》课文
- 《南辕北辙》教材理解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设计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 《路旁的橡树》课文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 《亡羊补牢》教材理解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