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9
《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今天上完了《夜书所见》,感觉上得不是很理想,同学们的参与性不高,而且课上也没什么亮点和吸引力,分析完整首诗还不知道大家理解了没有。
第一环节的初读诗歌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水平超出了我的预料,所以在此不赘述。特呈上第二环节的教学实录,希望大家多给宝贵意见。
师:谁来说说,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一:作者很喜欢秋天。
(我顿时哑然,这和预设的情况完全相反啊。)
于是我追问:你从哪看出作者喜欢秋天呢?
生语塞。
师:其他同学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孤独。
师:好,你从哪看出作者很孤独?(板书:孤独)
(半天,学生没有反应。我只好改变策略将问题具体化)
师:我们说借景抒情,孤独的情感应该从景物中体现出来,那么诗中写了哪些秋景?
生:江上秋风
生:萧萧梧叶
生:儿童
师:儿童是秋景??
生:促织
师:秋天才有吗?(我也不知道,有待考证。捉蟋蟀应该是秋天的活动)
师:我们先来看“萧萧梧叶”,这“萧萧”是什么意思?
生:风声
师:在诗中是什么样的风声?
生:吹过梧叶的风声。
师:秋风吹过梧桐叶,沙沙作响,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
师:我们就用第一句里的一个字。
生:寒。
师:很好,这样的秋景不正是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吗?(板书:寒冷)
师:还有哪里可以让人感觉到寒冷?
生:江上秋风
师:我们想象一下,秋天的晚上,我们站在江边,那江上的风迎面吹来,想想都让人瑟瑟发抖,是不是?
生:是。
师:好,那么这里仅仅只有秋景冷吗?还有谁的心也是冷的?
生:作者
师:很好,接下来,你们能不能把诗中的这种寒意读出来呢?
一生读得平淡,没有起伏;一生读出节奏了,感觉却不太有;最后一个读得缓慢低沉,目标达到。
师:那么作者有没有一整夜都沉浸在这样一种寒冷的情境中呢?
生:(稀稀拉拉)没有
师:说没有的同学起来说说看,从哪看出没有?
生:知有儿童挑促织
师:还有没有?
生: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恩,在这样一个秋风瑟瑟的深夜,作者看到一盏明灯,顿时让人倍感……?
生:温暖
师:很好。(板书:温暖)
师:也由这一盏明灯,作者想到了什么?
生:两个儿童提着灯笼挑促织。
师:其实,这两个儿童挑促织的情景不就是作者自己小时候常做的事吗,所以啊,正是这秋夜的一盏明灯引起了作者温暖的回忆。那么我们大家读的时候应该……
生:快一点
师:恩,这时候作者寒冷的感觉缓解了一点,所以读得时候要比前两句读得稍稍轻快一点,听老师读一遍。
(师范读)
大家自己试着读读看,待会徐老师请几个同学读给大家听下。
(3生朗读)
师:这首诗写于作者为官在外的时候,所以看到秋景忍不住生出一种孤独的情绪,又因看到深夜中的一盏明灯,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而感到温暖。下面谁来朗读一下整首诗歌,表达出作者的这种变化的心情?
(3生朗读)
读完下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国庆合练
- 小区里的小花猫
- 假如我会时空穿梭
- 神秘的莫高窟
- 真情,懂得珍惜才配拥有
- 回味经典,品悟人生
- 香港见闻
- 我爱游泳
- 同桌的你
- 暑假里的事
- 降雨的故事
- 看《功夫熊猫》有感
- 我的祖国,我的家
- 人生只有一次
- 记得与忘记
- 山西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技工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领导用人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档案袋评价法在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新常态”下高校科研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研究
- 论服装设计中的“后儿童”风格
- 绩资工资实施背景下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探析
-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 煤矿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探讨
- 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研究与实践
- 工科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 地质勘探单位中人力资源经济问题的研究
- 财政预算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 大类招生条件下农业电气化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刍议国有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 《寻隐者不遇》课文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 《寻隐者不遇》片断赏析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赏析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其它杂项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 《寻隐者不遇》教学实录
- 《寻隐者不遇》教材理解
-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赏析
- 《寻隐者不遇》片断赏析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赏析
- 《寻隐者不遇》作者简介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 《陶校长的演讲》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