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0
《找骆驼》教学札记
今天,复习了《找骆驼》这篇课后,让我想起了上次学校教研活动开课时的情况。再看课文,我想起上次开课的种种。
《找骆驼》一课写了一位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的事,说明遇到问题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出正确判断,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上课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希望与各位老师指正。
1、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但合作效果不佳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这一课时中,我抓住教学难点,即“老人为什么会这么详细地知道商人的骆驼的情况”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但由于时间仓促,问题答案的得出并不是全体学生共同讨论的结果。从课后的练习中可以看出,少数中等生和差生并未参与讨论,致使练习错误较多。
2、重视学生说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规定:“中年级的学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说话是写话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说的训练。在这一课时中,我重点抓住老人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之间这个因果关系来进行说话训练,通过“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形式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积累了语言。
3、缺少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同样阅读一个句子、一段课文,学生和教师的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别。教师一眼带过的词语,在学生眼里或许很难记住;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学生也可能“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在课后,各位老师的评课中都体现出了这一点。王老师说:“这一课就是要让学生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全班读。在读中就会体会课文中所用的语气词,体会老人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
从上课的效果来看,我还存在许多问题。看来经验不足制约了我的课堂教学,以后要多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幸福之家
- 小红狐和“百兽之王”
- 笑对人生
- 老鹰、小兔和小鸟
- 姐姐我好想你
- 四角的天空
- 我的班主任——刘老师
- 英雄
- 对着流星,许下真诚的愿望!
- 孤独,不在夜空里
- 感动常存
- 童年啊,童年
- 春
- 我发现中国变了
- 朋友给我的爱
- 企业内部环境同内部控制探讨
- 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 探索和思考当前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问题和策略
-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企业创业动机探析
-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
- 论城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管理
- 西藏自治区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关系的实证分析
-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思考
- 石油销售企业加强营销管理水平的探讨
- 试论汽车三包责任及其法律风险防范
- 煤炭企业采矿技术分析及安全防范
-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探讨
-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 钢铁行业市场集中度与并购重组障碍分析
- 分析当前农业机械管理中常见问题和策略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练习设计
- 《画杨桃》练习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实录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相关知识
- 《画杨桃》相关知识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