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矛和盾的结合》片断赏析
这是一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不一样。在设计这堂课之前,我想课文中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是让学生明白看待问题要多角度的关键。于是就将这一环节作为重点进行处理。
首先我在揭题时让学生说说有关矛和盾的故事,结合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留下伏笔:当矛和盾再次碰在一起结果会怎样呢?
接着鼓励学生读好课文,在由衷赞叹声中,学生将课文读懂了,并能结合“矛、进攻、盾、自卫”等词语概括了全文主要讲的一件事。
其次为了让学生能对发明家的发明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抓住“大显神威”这个词分两层来感染学生。
1、说说你对“大显神威”的理解,用课文里的句子来说明。
2、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大显神威”的事物呢?
在感性了解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五小节。紧接着在学生对大显神威的坦克读得威猛无比之时,抛出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了大显神威的坦克呢?
四人小组读读2、3、4小节,进行讨论:发明家的思路是怎样的?划划有关的词句。
把学生讨论的内容板画下来:
比赛时难以招架-----盾太小了-----盾大得像屋子-------开小洞-------加上轮子------装上履带-------坦克
为了让学生能加深印象,我再让学生照着板画来说说发明家是这样发明坦克的。
最后进行思维训练活动:“为什么这次矛和盾相处在一起,不再自相矛盾而是变成威力无比的坦克呢?”在讨论交流中大家明白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时我让学生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学生纷纷议论:铅笔和橡皮的结合——橡皮头铅笔;
电风扇和取暖器的——集合空调……
反思:新课标中具体的3~4年级阅读目标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本课的3、4环节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目标。“大显神威”词语的理解能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对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的过程复述,即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对文本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开发智力无凝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本文发明家的思维过程是值得学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反思发明家想法的过程使自身学会在看待问题上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发散思维,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实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顽强的生命力
- 在山的那边
- 读《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有感
- 感谢师恩
- 运动,你我共在
- 老师,我心中的大树
- 月光下的遐想
- 绿叶对根的情义
- 我将一颗真诚的心给云
- 那个令我感动的秋天
- 游观雾山
-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 最好的礼物
- 玩呼啦圈
- 爱他们,不哭
- 我国民营实体书店危机与转型
- 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厂商和谐关系研究
- 如何做好汽车零部件市场营销工作
- 辽宁省加工贸易中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 基于消费者信任的同仁堂品牌个性研究
- 浅议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贸易顺差的相互影响
-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
- 连锁眼镜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 “商圈融资”中银行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出口企业选用FOB与CIF贸易术语的风险比较
- 当代高校女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及引导
- 论如何打造良好的外部销售渠道
-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探析
- 如何实现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的整合
-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材理解
- 《燕子专列》说课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材理解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相关知识
-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