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0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
理解科利亚为什么第一次挖不到木匣,第二次却挖到的原因;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认识木匣。
2.师简介时代背景。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清文章脉络。
三、研读重点,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埋木匣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了解: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又是怎样埋的。画出文中有关的词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3)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部分:挖木匣
(1)自读课文。画出写科利亚挖木匣的语句。
(2)同桌之间交流读书所得。
(3)根据学生汇报,了解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
(4)课件演示科利亚的思维过程。
(5)理解文中词语:仍然、果然。
(6)体会科利亚的心情,读出感受。
3.学习第三部分:受启发。
过渡:当科利亚手捧着心爱的木匣时,她会对小伙伴们说什么呢?(出示文中插图。)
(1)(出示中心句)指名读。
(2)质疑:科利亚从这件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齐读中心句
(4)小结:是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交流:请你说说你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
2.看来你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是有一个大人都不知道这一点,请看!(课件出示《刻舟求剑》)
3.讨论交流:他能捞到他的宝剑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4.小结:世界上的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象科利亚一样多动脑筋,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
5.抄写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26
科利亚的木匣(xiá)
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一切在变
第二课时(简案)
一、回忆课文内容,复习检查。
二、体会文章写妈妈和小伙伴们的作用。
三、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那件事告诉我做人要诚实
- 在迎接世博的日子里
- 我不要噩梦成真
- 我的祖国妈妈——国庆60周年
- 朋友是甚麽?
-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亲”——国庆60周年
- 童年趣事
- 这就是我
- 太阳恋上雪花
- 激动人心的一刻
- 孝顺也是一种美
- 我的暑期生活
- 我最敬仰的伟人关云长
- 如果没有你……
- 做唯一的自己
- 新加坡政府公信力建设及启示
- 提高油田企业食堂管理与服务质量
- 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 网络信息安全机制及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
- 企业工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 准确把握财务总监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定位
- 新西兰反腐败经验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
- 国有煤炭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大唐宝鸡热电厂抗燃油旁路再生系统的改造及应用
- 消费者概念的法律意义
- 煤矿主井基建规划
- 政府科技管理中的行政奖励研究
- 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对比
- 基于价值链的公共服务平台的盈利模式
- 小米模式下的人力资源
- 《猫》教学设计
- 《猫》板书设计
- 《猫》教学札记
- 《猫》教学札记
- 《猫》教学设计
- 《猫》说课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猫》片断赏析
- 《猫》课文
- 《猫》教学设计
- 《猫》教学札记
- 《猫》教学札记
- 《猫》说课设计
- 《猫》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