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8
《做风车的故事》片断赏析
(在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质疑,想以此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结果遇到了下面的一幕。)
生:老师,课文题目能不能改成《牛顿做风车》我认为《牛顿做风车》比《做风车的故事》这个题目更好。
师:(一愣)你有什么理由吗
生:《牛顿做风车》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人物和事情,让人一看就明白。
(生A的话,似乎有一定道理,许多同学听了,忍不住轻轻点点头,好像表示赞同。而我觉得A的观点是不妥的,这个观点的提出正说明他对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不准确,如何说服他呢从何处下手呢当时我认为,直接把正确观点告诉他不是最佳方法。于是,我把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学生,希望有人出来“辩一辩”。这时,学生B
果断地举起小手要求发言。我见此情景,心里暗暗高兴。)
生B: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课文题目好!
(我一听,正中下怀。)
师:(鼓励的口气)为什么呢能不能说说你的理由
生B:如果题目改为《牛顿做风车》,课文就应该主要写牛顿怎样做风车了,而课文只有第4自然段写到牛顿做风车,只写了两句话。
师:是吗谁来把它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纷纷在第4自然段中找,随后争相举手。)
生C:“每天放学回家,牛顿就钻进屋子丁丁当当地忙个不停。过了些日子,一架小小的风车果然做成了,用扇子一扇,风车就吱吱地转起来。”
师:找得准。(面向学生B)那么,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生B:课文主要写牛顿做成风车以后,由于说不出风车会转的理由,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从此,牛顿就爱问为什么,并刻苦钻研、发愤学习的事。所以我认为课文题目《做风车的故事》好。
(她的一席话,说得头头是道。其他学生无不流露出佩服的神色。)
师:(面向生A)你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吗
生A:嗯,有道理,我服了!
【评析】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从质疑开始。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此,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以上教例说明:在课堂教学中,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学生A就课题提出的质疑就是明证。而学生B的答疑是在学生A的质疑下激发的。作为教者,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要始终扮演好“配角”,要引导,不要主宰,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国,祝福你——国庆60周年
- 走近西塘
- 牵我的手
- 青春,成熟
- 影子
- 默默的,给你最好的爱
- 小画家杨冰宜
- 亲情
- 荷花小池塘
- 我是一只小小鸟
- 祖国颂——国庆60周年
- 我有一个梦想
- 无题
- 追逐
- 游浣花溪
- 医生变白衣天使职业规划不可少
- 北漂女有42万元存款要不要开户炒股?
- 请出价颠覆传统电商模式
- 民以食为天,吃好得有钱
- 鑫广安隐瞒采购数据恐存猫腻
- “寻找原汁原味的北京老字号”主题活动
- 天后王菲的财富,“菲”常道
- 1岁宝贝的保险规划
- 虎妈买房提醒:“学区房”里门道多
- 10年以后的厨房应该长什么样
- “苦行僧寓言”的管理启示
- 支付宝携程接连宕机 P2P平台要是也“瘫痪”怎么办?
- 乐观面对一切
- 留给最后一个人的机会
- 大额存单与普通存款有何不同?
- 《老王》教学设计
- 《信客》教学设计
- 《信客》教学设计
- 《中国石拱桥》教材理解
- 《老王》教学设计
- 《台阶》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
- 《信客》教材理解
- 《老王》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
- 《信客》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
- 《台阶》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