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4
《燕子》片断赏析
选在语文课文中的郑振铎的《燕子》,第一段是这么写的:“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苏教版是放在第八册上,文字上作了小小的改动。)一位教师是这样来启发学生读好这一段的:“我读了这一段,觉得作者写得好,几句话就把燕子写活了,但又产生了一个疑问。你们读了,有疑问没有。
要是有,你们说说看,是不是和老师一个样?”有的说:“为什么说是‘俊俏’呢?”师:“因为燕子的翅膀好看呀!说明作者会用词。我不是这个疑问。”有的说:“为什么说‘活泼机灵’呢?”师:“这是作者的感觉啊!说明作者用词十分精确。这个问题提得有点价值,可也不是老师的疑问。
”这时,教师提示一下:“我们写动物,一般都是从头写到脚,作者写燕子,写了几个方面?”学生说:“写了羽毛、翅膀、尾巴三个方面。”师:“我的疑问就在这里,你们说说看。”学生一下子说出来了:“为什么只写这三个方面,头呀,嘴呀,眼呀,还有身子呀,脚呀为什么不写呢?”师:“对了,老师就是这个疑问。你们能回答吗?”对这一疑问的解决倒不难,花不了多少时间,学生就说出:作者抓住重点,写出了燕子外形的特点。
这一段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明白了。
从课堂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还不会提问题。古人说:学贵有疑。可是,小学生缺少提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前几年有人提出:要学生带着问题读。
这问题是教师提给学生读的,所以只能算是给学生提问题的示例。倒底怎么提问题,学生仍然是茫然的。后来有人提出要学生读出问题来。这对学生学而生疑来说,比带着问题读是前进了一步。
但是,就学生而言,如何读出问题来,仍然处于有径无路走的状况。上述这位教师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把问题提供给学生的同时,还使学生悟到这个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这样,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提问题的能力。学贵有疑就要学而生疑,培养学生具有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学生不仅可以把今天的学习搞好,而且还是他们终身受益的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争吵
- 我的老师
- 为你而歌
- 伟大的母爱
- 美好的理想
- 如果今天没有作业
- 远足
- 祖国在我心中——国庆60周年
- 一家人
- 爱的抉择
- 惊喜
- 我心中的最怀念
- 我在变
- 祖国在我心——国庆60周年
- 风雪征途
- 大智慧券商牌照迷局
- 北汽新能源上下联姻
- 清华控股 创新产业生态系统
- 杨栋梁要求 经济下行压力越大 越要严格安全监管执法
- 居民应掌握哪些火场的逃生知识?
- 沈南鹏 投下一个BAT
- 责任追究不能撇开企业
- 活性化学品反应失控事故
- 去上班下楼时摔伤能否算上下班途中工伤
- 宋志平 国企改革是件细致活
- “全球道路安全周”呼吁确保儿童道路安全
- 应急培训“真枪实弹”
- “别被问题缠住手脚”
- 张近东 苏宁O2O被投资者认可
- Verizon 线上广告野心
- 《喂——出来》课文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大雁归来》教材理解
- 《大雁归来》课文
- 《喂——出来》练习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喂——出来》教学设计
- 《喂——出来》教学设计
- 《喂——出来》教材理解
-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 《喂——出来》教学设计
-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