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9
《荷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美丽的荷花,培养审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并懂得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
6课《荷花》。板书。
2、齐读课题。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我去看荷花时的心情怎么样?
(2)指导朗读第2句。
2、讲读2、3自然段。
(1)讲读第2自然段。
过渡:为什么一进门就会闻到荷花的香味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荷花池边去看个究竟。
①指名读。提问。指导读好第一句,要读出惊喜之情。
②是呀,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慢慢地细细地欣赏荷花。默读下面的几句话,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读后,指名回答。
③细读描写荷叶的句子。思考:荷叶有什么特点?
提问后,指导朗读。
④(师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生读)谁能说说怎样的长才叫“冒”?从这个“冒”字,你觉得这些白荷花怎么样?
⑤荷花亭亭玉立于水面,作者根据自己观察具体描写了荷花哪几种不同的姿态?(才开、全开、将开)指导朗读。
满池的荷花只有这三种姿态吗?你还能想象出荷花哪些不同的姿态?
(2)讲读第3自然段。
过渡:作者站在荷花池边,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仔细欣赏着荷花,内心产生了哪些感受呢?
①引读第3自然段。
②老师真想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究竟是谁给了荷花碧绿碧绿的荷叶,洁白如玉的花瓣,婀娜多姿的体态,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聪明的,你能告诉我吗?
(3)小结。大自然造了荷花清雅秀丽。那一池白荷花在作者眼里美到了极点。让我们齐读2、3自然段,再一次细细品味这种美。
3、讲读4、5自然段。
过渡:美好的景物总能使人产生众多的联想。作者在欣赏荷花时,联想到了什么呢?
(1)讲读第4自然段。
①自读。
②作者产生了什么美妙的联想?他为什么会联想到自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③爱荷花,所以作者想变成荷花。他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荷花的世界里经历了哪些精彩、有趣的事?
④蜻蜓、小鱼都是“我”的伙伴,他们会跟“我”说些什么呢?还会有哪些动物来与“我”交谈,会对“我”说些什么?
(2)引读第5自然段。
(师引)作者站在荷花池边看啊,想啊,想了很多很多,想了很久很久。“过了好一会儿”——(生读)
(3)小结。正是作者入神地看着美丽的荷花,才产生了种种美妙的联想,他的确己经陶醉在景色里了。
三、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吗?
2、虽然我们没有亲眼见到那满池的荷花,但作者用文字写出了荷花的香和美。他领着我们先仔细地观察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接着从荷叶到荷花,细细观察,重点介绍了荷花的各种姿态。从而使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摘抄文中你喜爱的句子。
(三年级还不要分段,但是教者在教学中注意停顿,渗透段的教学,设计过渡性的问题,提示段落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有效地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情境中去。
《荷花》是叶圣陶老先生写的散文,一直作为教材。老课文怎么新教,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教者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想象,从而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年
- 老鼠
- 动人的一幕
- 小乌龟
- 西红柿的自述
- 读书
- 六十年
- 我现在读书很烦
- 秋
- 我心中的太阳
- 在有风沙的日子里
- 文明礼仪
- 爸爸
- 生命
- 我的一家
- 汉中地区住房结构经济性分析
- 基于国家政策和市场趋势下的乡村旅游规划方向
- 论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
- 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之对策探讨
- 如何打造西充旅游文化
- 微课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 基于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浅析社会交换视角下互联网企业的整合路径
- 从善良人的大宪章到犯罪人的大宪章
- 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模式
-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比较谈
- 海外工程项目财务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
- 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研究
- 安阳市市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检阅》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札记
- 《争吵》问题探讨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词句教学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材理解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材理解
- 《争吵》教学札记
- 《争吵》问题探讨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