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荷花》教学札记

《荷花》教学札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9

《荷花》教学札记

以“荷花”入文,应该说古今诗歌散文中是非常多的,爱“莲”之人多如牛毛。苏教版国标版十二册中,关于“荷花”的文章也有好几篇。比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二下)、《荷花》(三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下)。文人爱莲,世人也爱莲。而叶圣陶的《荷花》应该说是名篇了,短短三百余字,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种荷花之美。叶先生的荷花既不是“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冷战。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也不是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是给人一种独特的陶醉。

《荷花》应该说是传统篇目,我们小的时候就学过,而这篇文章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不是前三段的,而是“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想到这里,我问自己是不是我的学生学习这课,这一段也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永恒?我又问自己,为什么这一段在我的头脑中留下这么年没有忘记?

思考之中,我感觉到这是因为“陶醉”会让人终身难忘。何为陶醉?词典中说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感受之中就是陶醉。叶先生的确沉浸在荷花之中了,否则写不出这么美的文章。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如何让他们也陶醉呢?记得教我的老师是这样做的:

大声读,反复读,人人都能够高声背诵。老师弹着琴,让我们轻声背,反复练,并且参加学校朗诵比赛。看来,我以前的语文老师是花了代价的,从内心上也感谢我的语文老师,让美文走进了我的世界。现在看到荷花,我还会吟诵,因为童年的记忆没有消失。

今天,也应该让学生这样享受式的读,因为只有读,才能产生最佳的感受。

继续思考着这一课,我个人认为还应该把陶醉这个词还给孩子,让孩子明白陶醉是多好的事。人的一生,所看的景一定很多,所经历的事一定不少,让自己陶醉与其中的事肯定不是一件。陶醉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是最美的,也最值得回忆的。陶醉的故事对于他人来说,其实同样是美的。如何把自己的陶醉奉献给世界?最佳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陶醉用笔记下来,写成文章。所以说,通过这一课的教学,用陶醉引领学生从另外一种角度明白写作的价值,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

因为收获的是陶醉,所以最幸福!因为收获着陶醉,所以最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无奈的我
找不到方向谁帮我
那个人
在忙碌中,翻过那些山
你是否记得
落叶是秋的眼泪
我是富人
友善
绿色环保
狂欢的夜
我与爷爷比童年
我是一只青蛙
妈妈的教导
祖国在我心中
第二次的拼搏
浅谈设计思维的双重性:传统美学与设计思维的碰撞
网络环境下顾客价值对实体和电商发展的影响
论历史由谁创造
金融发展对我国地区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
水族马尾绣保护的资本化运作浅析
FDI技术溢出的动态研究―来自广东省经验分析
我国国际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网络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业态发展研究
从《海滨故人》看五四新女性困境
地市手机经销商的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研究
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
欧亚联盟建立的动因分析
市场份额、广告密度与销售利润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众包理论的价值链重构研究
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内涵
《七颗钻石》教学札记
《七颗钻石》教学札记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札记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札记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札记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