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3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十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众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三年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2、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生字卡,写字卡。
一、导入
吸引学生,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课题。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他们。
2、正音,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互检,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
(二)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三)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想结合。
(四)交流
1、解题。看图解题,结合图理解“辕”和“辙”
2、自学。自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借助工具书找答案。
3、交流
(1)小组内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组内交流,解决问题。
4、汇报
(1)小组内喜欢的形式汇报朗读,可以分角色,加动作。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5、练习
(1)故事中这个去南方却住北走,他的朋友向他提出忠告,他却不肯接受,这种顽固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听取别人意见的人,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应该叫什么?你还知道其他的四字成语吗?
(2)这个人这样固执,走错了方向,能到达他要去的地方吗,为什么呢,他的马很好吗,请试着用“虽然可”来解释其他两项优势,换成“尽管但是”读读看,意思有没有改变。
(3)无论条件多么好,他的方向走错了,也永远不会到达他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先弄清方向,不然就不能到达目的地,就成了南辕北辙,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可以往后推,给学生机会去观察发现然后再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的名字是行道树
- 哪儿都没那里好
- 毛主席的旧居
- 兰江
- 我当值日生
- 花未落,风怎么敢吹
- 离别
- 精彩的运动会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 祖国巨变
- 爱雨
- 说几句爱云的孩子气的话
- 月光下的遐想
- 过去和现在
- 十六岁,我多了一份梦想
- 中广核山东首个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 北京:厚积薄发显“京韵”
- 沂蒙山区走出的央企好人
- 浅议央企领导降薪方式
- 金融亟需正本清源
- 橡胶风潮:清末股市的狂热与梦魇
- 完善国企监管制度要三管齐下
- 依法转变国资监管方式
- 油价下跌与“资源诅咒”
- 西巴尔干:“一带一路”海陆联通点
- 史上发达国家如何应对“新常态”
- 高考:社会阶层晋升之阶
- “倒奶”背后的全球逻辑
- 镜头下的中国脊梁
- 改革起点与终点:员工成为企业主人
- 《我的母亲》教材理解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课文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第一本书》教材理解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练习设计
- 《我的第一本书》教材理解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材理解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列夫·托尔斯泰》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