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9
《绝招》片断赏析
我在教学《绝招》一文前,胶尽脑汁地想了好几种导入方法,但总觉得不尽人意,因为我想用我所拥有的绝招吸引孩子的眼睛。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计上心头。就用“转眼珠子”这个绝招吧!说起转眼珠子,还有一段小故事,由于我的眼睛近视,医生让我闲暇时间里多转动转动眼球,让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刚开始的时候,我总也不会转,说是转眼珠子,倒不如说是转动脑袋瓜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练得比医生还要好,现在就更别说了,我一转眼珠子总会引来一阵笑声,因为转得实在太快了。用这个“绝招”的目的有二:一是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嘛;二是这个“绝招”与书中的绝招有不谋而和之意,能告诉孩子绝招是练出来的,并且是对自己有用的。于是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导入的:
(对话:)
师:孩子们,你们观察一下老师的眼睛,谁能说出老师的眼睛与大家眼睛的不同之处?
学生兴趣盎然地观察着我的眼睛,然后兴奋地举起手来。
生1: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师:看来你抓住了老师眼睛的特点来说了,你观察得很仔细。还能从其他方面观察吗?
生2:老师戴着眼镜!
师:是啊,老师和大家的眼睛的不同之处就是戴上了一副讨厌的眼镜,不过老师的眼睛还拥有一个绝招,想看吗?
(孩子们的精神为之一振,大声嚷嚷道:想,想,想!)
师:不过在看老师表演绝招之前,老师想先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听老师的指令让你的眼珠子在你的眼眶里转动起来:左,上,右,下
(说的速度越来越快,孩子们的脑袋转得也越来越快。)
这时让孩子们停下来,让他们看我转眼珠子,刚开始转,就赢得了孩子们一阵阵的唏嘘声,有的外向性的孩子索性大声地称赞起我来了。此时我抓住契机,说:“其实老师刚开始转眼珠子时也和大家一样,转的是小脑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拥有这项绝招吗?又是怎样练成的吗?要想揭开这个谜底,或许你会从今天学习的《绝招》一文中得到启示……”(用相似的情境激发兴趣,此乃一举两得也)
就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我的导入,他们一定会知晓绝招一定是对自己有用的,一定是练出来的。我相信课下孩子们一定也会积极地去练一项属于自己的绝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真美
- 写给大山的一封信
- 有趣的猜字谜比赛
- 老是反对我的爸爸
- 云
- 一件可笑的傻事
- 心中的风景
- 军训感言
- 红领巾
- 花开花落,我成长了
- 二十年后的我
- 雨韵
- 体味最初的美丽
- 徽娘的选择
- 人生道理
- 私募债券承销商信息披露义务及其责任分析
- 迷雾重重看哥窑
- 民营企业主资产传承方案
- 冷战后美国的国际经济制裁实践及其利弊分析
- 少儿险投保Q&A
- 天赐玄机显峥嵘
- 探究当前从信访看村级财务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 解读银行员工“飞单”乱象
- 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正负效应分析
- 推销梦想的专家
- 牛市格局不变 基金继续上涨
- 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研究
-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效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 赵立新:理想仍是阳春白雪
- 基于逆周期的主权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
- 《一个苹果》教学实录
- 《一个苹果》课文
-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 《迷人的张家界》练习设计
- 《迷人的张家界》相关知识
-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 《一个苹果》教学实录
-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 《迷人的张家界》相关知识
-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 《迷人的张家界》课文
- 《一个苹果》教材理解
-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 《一个苹果》教材理解